季凡觀點:臺灣高科技領跑亞洲,南韓經濟面臨挑戰

2025-01-16 18:49

? 人氣

南韓長期以來對中國市場依賴度高。儘管中國是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內需疲弱直接影響了南韓的出口表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南韓的出口產業,如半導體和汽車,與中國市場的聯繫過於緊密,難以快速適應全球市場變化。

內需復甦乏力

南韓國內消費者信心不足,家庭債務高漲,導致內需無法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高房價與生活成本的增加進一步壓縮了消費力,阻礙內需成長復甦。

臺灣的租屋制度與南韓有所不同。南韓的「全租房」需支付房價的50%-60%作為押金,或選擇高額月租金,致使家庭債務居全球前列。若以購房來看,根據 NUMBEO 資料,2025年南韓的房價所得比為22.2,高於台灣的21.3。(延伸閱讀:季凡觀點:臺灣房價所得比首降四小龍之末

臺灣與南韓的關鍵差異

高科技產業領導力

臺灣在 AI 和半導體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尤其是臺積電的技術優勢,讓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

南韓儘管擁有三星等企業,但在技術創新與市場布局上顯得相對保守,未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熱潮。

警覺性與風險管理

臺灣在太陽花運動後展現出對經濟自主性和多元化的高度警覺,避免了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陷阱。

南韓則未能及時認識到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其經濟政策缺乏長遠規劃,導致在全球經濟環境變化時更加被動。

結論

2024 年,臺灣憑藉多元化的經濟策略和全球科技領域的卓越地位,在亞洲股票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相比之下,南韓因過度依賴中國市場和內需不足,經濟表現明顯受到壓制,成長動能有限。這清楚地揭示了兩國在經濟策略與政策應對上的核心差異,為未來亞洲經濟格局的發展提供了值得深思的方向。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季凡撰寫,現在訂閱:風傳媒VVIP合作推薦專案,除了以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還有優惠好禮大加碼

*作者季凡為 APcore Global Education 創辦人、財經 Podcast「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主持人。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季凡,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