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加入CPTPP對農業是福是禍?

2025-01-25 06:40

? 人氣

加入CPTPP陮台灣農業同時是機會,也是挑戰。(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加入CPTPP陮台灣農業同時是機會,也是挑戰。(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這些年積極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成為台灣政府施政的大戲,其中爭取加入由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為重中之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儘管台灣政府一再強調加入CPTPP的重要性,卻一再落空,迄今連入會工作小組都未成立,卻屢屢放出有望加入的信息,遭致外界質疑和批評。台灣政府雖表示加入CPTTP後,可享受大幅調降的優惠關稅(目前臺灣毛豆、香蕉銷日關稅分別為6%及20至25%),將有助於台灣產品外銷到CPTTP會員國,但相對的根據CPTTP規則(市場准入、降低關稅),台灣想要加入CPTTP,亦將面臨各會員要求立即零關稅或分期零關稅要求,屆時外來價廉產品,將對台灣農產品、汽車、食品加工等等產業,產生較大的衝擊,是否已經做好協助開拓外銷市場、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等準備工作,引發相關產業關注。

然而從台灣經10多年調適後,酪農面對今年1月起,紐西蘭乳製品零關稅帶來的衝擊時,依舊忐忑不安,台灣酪農產業仍未能全面升級,土地飼料與人事成本依舊高昂,透露出政府無論在決策規劃、溝通協調和執行力上,都存在很大的改進空間,也讓外界對政府宣稱,台灣農產品已作好應對加入CPTTP準備產生強烈質疑。特別是看到日本安倍政府為因應加入TTP在2013年提出「攻擊型農業」的施政方針,試圖將過去深受保護的農業轉化為「成長型產業」,並藉由擴大經營逐步邁向農業出口大國,經過十年的努力,已逐漸達成目標,根據2023年該國農林水產品及食品出口額已達1兆4,541億日圓(101.78億美元),較10年前成長2.3倍;反觀台灣政府為加入CPTTP,雖也推出「進擊型」農業、地產地消等七大對策(卻仍透過大筆補助來保護農業),卻未如日本般設立明確的目標(2020年農產品出口1兆日圓),溝通、配套、執行力明顯不足,去年農產品出口總值僅48.93億美元,遭外界戲稱未能加入CPTTP或許是台灣農業之福!

根據台灣農業部報告指出,農產品平均關稅為15%,若大幅調降關稅對稻米、花生、紅豆等20項敏感農產品可能受影響。而台灣農產品能否應對國外價廉價農產品競爭,並擴大外銷市場,關鍵在於是否具備「特色」、「食安」、「優質」及「價格」等優勢的硬道理,而不是只靠官宣來「放屁安狗心」(台灣俚語)。謹分述如下;

在「特色」方面;特色產品係指具有獨特的品質和風味,在市場上具有不可替代性。過去具台灣特色產品如香蕉、金鑽鳳梨、芒果、黑珍珠蓮霧、荔枝、毛豆等,普遍受到外來遊客的喜好,也成為台灣農產外銷的主力。然而隨著品種外流,中國大陸崛起以及東南亞地區氣候較台灣更加適宜,具低生產成本優勢,並透過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取得優惠進口關稅及便捷通關流程,近年來更在跨國企業(如都樂食品公司Dole Food Company, Inc.)協助下,農產品(尤其蔬果,水產),不僅生產品質大幅提升,外銷市場亦大開,也影響到台灣本土產農產品的外銷(如菲律賓香蕉輸日零關稅,是日本最大的香蕉供應國,佔香蕉進口量的80%)。根據官方統計,2023年台灣農產品總出口值為48.93億美元,反較2014年的總出口值52.7億美元低;2023年台灣具特色水果出口量;鳳梨17,701公噸,芒果5,493公噸,釋迦3,382公噸,香蕉1,637公噸,荔枝175公噸,蓮霧95公噸,數量未見顯著成長,還是以日本,中國大陸,香港為主要外銷市場,其他外銷市場數量有限。中國大陸正積極透過嚴格品質把關,實現從“土特產”到“金招牌”的華麗轉身,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而台灣在推動特色產品上仍面臨科研經費不足、專業人才短缺、品牌建設不足、市場波動風險等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