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公糧收購價」爭議暴露當前施政亂象

2025-01-16 06:30

? 人氣

作者認為,現行國內稻米產業確實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朝野大力支持,才能順利推動,達到真正照顧農民生計的目標。(資料照,洪煜勛攝)

作者認為,現行國內稻米產業確實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朝野大力支持,才能順利推動,達到真正照顧農民生計的目標。(資料照,洪煜勛攝)

調高公糧收購價5元經立法院113位不分黨派立委無異議通過,卻遭農業部反對,另提「1集、2轉、3加3」稻米產業精進政策,在野黨以拒絕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作為反制,後經行政院卓院長明確承諾會在去年年底前,提出「提高收購價格5元」的完整配套方案,該總預算預算案才順利付委,外界多認為該議題應該已畫下句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農業部卻提出「稻作產業再升級計畫」,僅採部分調整(「公糧輔導收購價格」提高每公斤1.5元,「計畫收購」以及「餘糧收購」的價格則維持不變),與原先院長的承諾不同,公開打臉長官卓院長和在野黨。為此,民眾黨團不僅召開公聽會並提案減列、凍結農業部業務費及部長特別費,直到依決議調高5元才解凍,國民黨團也不會善罷甘休,讓原本已因「進口雞蛋」、「酬庸肥貓」、「班班喝鮮乳」等,施政焦頭爛額的農業部雪上加霜,得不償失!

綜觀「公糧收購價」爭議,確實存在諸多可受公評之處:

1. 種稻成本大增,公糧收購價已13年未調整,這期間稻作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如過去每日雇工費為800元,現提高為1500元,稻苗從每盤28元提高到每盤45元等),加以國內物價指數連連上漲(如2023年CPI年增率高達2.5%),考量稻農當前處境,合理調高公糧收購價實屬必要,而這些原本可以透過科學數據,理性論辯,溝通協調,找出共識,卻因政府固執,而錯失良機,未來施政因以此為戒。

2. 農家專業所得偏低:確保「糧食安全」、「提高農民所得」、「促進農業永續發展」是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標,為此政府每年花費上千億經費來照顧農民,增進其福祉。然而目前農家平均年所得來自專業所得僅佔23%,尤其稻農淨所得明顯較其他作物跟產業低,農政機關早應該透過品種改良,智慧農法,綠能低碳等等,來協助稻農提高其經營效能及稻米品質,進而提高市場稻米售價:政府施政不能老是靠短線操作只給魚吃(福利津貼),更應給釣魚竿(技術輔導、現代化設施)和協助賣好魚(找尋優質市場)。

3. 有違誠信原則:公糧收購價應否調漲爭議多時,卓院長既經「綜合研判」,明確承諾會在去年年底前,提出立法院「提高收購價格5元」的完整配套方案,才讓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能順利進行後續付委及審查:之後,而農業部提出的完整配套與該主決議有極大的落差(只提高輔導收購價1.5元),再度引發立委及稻農反彈,研擬先開公聽會再上街抗議,來回應行政部門的撕毀承諾;畢竟一個政策好壞,有很多面向,除非明確「違法」,行政部門仍應遵守國會主決議,推動後若真發現有「窒礙難行」之處,再循序提出修正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