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1991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冒牌總統》(Dave),故事是講總統大人在小三家「馬上風」,白宮幕僚長為了「弄權」,跑去找來一個小鎮的喜劇演員假扮總統,方便自己「垂簾聽政」。
後來這個喜劇演員在跑行程的時候,允諾要幫助向他求助的弱勢,當他拜託白宮幕僚長推行這個政策的時候,白宮幕僚長不贊成這政策、於是回他「找出預算就讓你做」。結果喜劇演員在微型企業老闆朋友的協助下,真的從預算書中東省西扣弄出一筆預算來執行他想推行的法案。這時候白宮幕僚長火冒三丈,幕僚長的下屬勸他別火,說「是你同意的,他只是做他的工作(he just do his job)」,幕僚長回他「不,那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it's my job...My Job)」
政治的核心──誰說了算
《冒牌總統》雖然是一部喜劇電影,卻直指政治運作的真相,重點從來不是政策有沒有造福民眾、預算夠不夠行政支出,而是「誰說了算」,就跟電影中的幕僚長所說的,it's my job、我說了算。
民進黨利用完全執政8年,慢慢在利益團體中建立了「我說了算」的信用度,過去要求官、要搞錢、要制定對自己有利的政策,找國民黨,現在,你要改找民進黨,只有民進黨能說了算。不過去年選完之後,民進黨在國會失去絕對多數,但民進黨不能讓大家對「只有民進黨說了算」有所懷疑,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立院黨團在大法官審查時,必須拉下劉靜怡的原因。若提名7人只有民眾黨投同意票的劉靜怡通過,不是告訴有意當大法官的人,討好民眾黨比討好民進黨重要嗎?
事實上根據媒體報導,完全執政8年時期「門庭若市」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在民進黨失去國會絕對多數席次後,逐漸「門可羅雀」,原因也很簡單,那些利益團體知道現在已經不是柯總召說了算的日子了。
不是不能妥協,是不能讓「說了算」換人
畢竟從經過過當少數黨的苦日子,現在回想從立法院長選舉以來,為什麼柯建銘一直帶領著民進黨立院黨團「戰到底」,任何人都知道民進黨還是可以靠拉攏民眾黨,甚至是挖腳幾個國民黨立委來形成過半多數,尤其是民進黨還是中央執政黨,是有很多資源可以交換、「贏」得支持的。
然而這種把過半關鍵力量交出去的策略,等於把「說了算」的權力給了這些人,請你回到前面看一下大法官審查的例子,就知道這樣做的危險在哪。這也就是為什麼2024選後,民進黨完全沒有尋求在野黨合作的意思──連「裝一下」都沒有(好吧,競選立法院長的游錫堃本人是有去找民眾黨「裝一下」)如果你還有印象,當時「永遠的總召」柯建銘是批判民眾黨8席立委無三小路用,然後要民眾黨「起義來歸」──意思是我們只接受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