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危機日趨嚴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8日發布報告,指全球均溫上升1.5°C與上升2°C有如「生與死的差別」,呼籲各國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C以內。諾貝爾經濟學獎8日也將獎項頒給研究「氣候經濟學」、支持課徵碳稅的諾德豪斯。碳稅課徵與否,再度成為美國輿論焦點,不過《美聯社》報導,拒絕承認全球暖化的美國川普政府,仍很可能繼續堅持拒絕課碳稅的立場。
地球暖化大限:升溫1.5°C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8日在南韓發布《IPCC全球暖化1.5°C特別報告》(Global Warming of 1.5°C),指出地球2040年時,遇到乾旱、野火、珊瑚礁破壞與其他氣候、環境災難將更加嚴峻。該報告建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應該在2030年之前減少45%,才能將暖化溫度控制在1.5°C之內,並指出「課徵碳稅」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關鍵的方法。
人類為了取得能源,燃燒煤礦、石油與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這些燃料雖然讓人們生活更加便利,卻大量製造二氧化碳,促進全球暖化。碳稅即是以課稅,讓化石燃料生產者須承擔產生二氧化碳的外部環境成本。部分碳稅擁護者認為,碳稅的最終目的,即是把化石燃料淘汰,以二氧化碳排放量很低的再生能源替代。
Keeping #globalwarming under 1.5°C is still possible but we need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all aspects of society.
— FAO (@FAO) 2018年10月8日
Let's act today to combat #climatechange and achieve #ZeroHunger! #ParisAgreement @IPCC_CH pic.twitter.com/5zMgtmBuxd
新科諾貝爾獎得主力挺課徵碳稅
課徵碳稅有什麼好處?碳稅擁護者預估,一旦煤礦、石油、天然氣等公司將碳稅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提升能源價格,將使得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擁有價格優勢,提升再生能源占總能源的比率。
8日甫獲獎的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經濟系教授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正好是「氣候經濟學」的開創者,從1970年代就已開始研究全球暖化可能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將氣候變遷納入總體經濟學的長期分析。諾德豪斯認為,氣候如同其他自然資源,會限制經濟成長,因此他也支持課徵碳稅:「對於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最有效的解方就是執行一個碳稅計畫,一致適用於全球所有國家。」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全球超過40個政府,包括歐盟和加州都已課徵碳稅,有些國家直接對石化燃料徵稅,有些國家則透過「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cap-and-trade)政策來降低碳排放。但許多國家卻發現,在政治上難以訂定夠高的能源價格,無法真正促進二氧化碳排放大量減少。
Nobel Laureate William Nordhaus’ research shows - most efficient remedy for problems caused by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s a global scheme of carbon taxes uniformly imposed on all countries. #NobelPrize #sustainability #future #CarbonTax #Solarpower #RenewableEnergy pic.twitter.com/O1Z8ph5IRS
— Dexler Energy (@dexlerenergy) 2018年10月9日
憂衝擊經濟 美國保守派反課碳稅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員估計,若針對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課徵50美元(新台幣1560元)的碳稅,將讓美國消費者2030年之前的電費增加22%,但課徵碳稅之後,可以將加徵的稅款分配給中低收入家庭,減輕課徵碳稅對他們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