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是美國第一位摘下諾獎桂冠的經濟學家,他也被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稱為「當代經濟學界第一人」。薩繆爾森的大作《經濟學》被視為教科書經典,當薩老年事已高,決定在1985年之後由一位優秀的後進來幫他繼續修訂,沒想到薩繆爾森慧眼獨具,挑中的人選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也在2018年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
economics : paul samuelson pic.twitter.com/Bbwn146WM4
— Mohammad (@msha1404) 2018年10月8日
薩繆爾森早在2009年仙逝,當初的「後進」諾德豪斯今年也已77高齡。諾德豪斯沒有像大前輩薩繆爾森一樣,早在55歲抱回諾貝爾獎,但他也從60歲起(2001年)擔任耶魯大學經濟系的斯特林教席(Sterling Professor)。這是耶魯大學最高等級的榮譽教職,授予該校各領域最傑出的在職教授。例如耶魯歷史系1993年至2008的斯特林教席,便是名聞遐邇的漢學大師史景遷教授(Jonathan Spence)。
1/ Tweestorming Paul Samuelson’s undergrad years at Chicago (aka first chapters of Backhouse’s bio, which also covers Harvard grad years, MIT, war work, making of "Foundations," “Economics” textbook & reception of the first John Bates Clark medal) https://t.co/YqCih7dITt pic.twitter.com/zpIPTHddhK
— Beatrice Cherrier (@Undercoverhist) 2018年1月25日
諾德豪斯17年來都是耶魯經濟系執牛耳的學術大師,雖然耶魯的經濟系教授始終是諾獎常客,像是2001年的約瑟夫・史蒂格利茲(Joseph Stiglitz)、2005年的托馬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2006年的埃德蒙・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2008年的保羅・克魯曼、2009年的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2011年的克里斯多福・西姆斯(Christopher Sims)、2013年的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2016年的本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öm)—
但一直要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的第二年,諾德豪斯才終於抱回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給處出的得獎理由—將氣候變遷整合進總體經濟學的長期分析—其實早就寫在2001年耶魯經濟系斯特林教席的指派理由中:諾德豪斯特別專注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與經濟成長的研究,他認為氣候也會如同其他自然資源一般,對經濟成長造成限制。
Trump's fuel-efficiency proposal will only make America more vulnerable to oil markets and climate change https://t.co/8TWfQPkBK9 via @bopinion pic.twitter.com/vOaAPWm8Si
— Bloomberg (@business) 2018年8月6日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經濟學家一般不研究自然與知識如何受到市場和經濟行為影響,但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設計出檢驗市場經濟對自然與知識如何產生長期影響的工具,找出解決當代最基本與最急迫問題的方式:關於全球經濟的長期持續成長,以及世界所有人類的福利。
托賓、索洛與薩繆爾森的高徒
開創「氣候經濟學」的諾德豪斯,1941年出生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先祖是來自德國的猶太移民,不過諾德豪斯出生時,他的家族已在美國定居超過百年。諾德豪斯的父親是耶魯畢業,諾德豪斯自然也在耶魯展開他的大學生涯。他說自己大二時非常著迷於滑雪,大三那年曾跨海到巴黎政治學院學習法語跟歐洲史,到了大四才選定經濟學作為主要攻讀的領域。他對經濟政策如何影響社會非常著迷,也修了許多詹姆士・托賓(James Tobin,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課,把這位老師視為絕佳的「智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