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忠專欄:怎麼進行「數位外交」

2018-10-15 07:00

? 人氣

舉台灣較熟悉的美國在台協會(AIT)為例,近幾任館長都善用社群媒體來深耕台灣人民對台美關係以及美國文化的認識。前幾任AIT駐台北和高雄處長甚至不惜「撩下去」,運用數位外交來展現他們在台灣走透透的足跡。重點是,館長不但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更充分授權下屬發揮創意。獲得授權的下屬自然也願意為上司賣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股數位外交也蔚為國際風潮。英國外交部隨後也成立類似功能的「數位外交辦公室」,來行銷二○一二年「倫敦奧運」為史上第一個訴求永續和環保的「綠色奧運」。為了打響二○二○東京奧運,日本政府也全力推動數位外交來形塑國家正面形象。法國自○八年起就將數位外交列入外交實踐。德國則是運用科技技術來蒐集民意與創意,最後納進一四年的外交政策白皮書中。

以色列更是數位外交發揮得淋漓盡致,透過其全球外館引領國際輿論,搭配在美國的猶太遊說力量,影響美國與伊朗的核武談判。至於俄羅斯也已經取代德國,成為歐洲最大數位外交運用者。

亞洲國家部分,印度急起直追進行大量數位外交資源的投資。一○年起,印度外交部在「公眾外交局」內啟動推特的設置。莫迪(Narendra Modi)接任總理後,要求印度所有駐外使節拋下舊思維,領銜數位外交。印度外交部甚至推出專屬手機app來強化與國內外對象的互動。

即使不是外交系統,個人和非政府組織也可以成為數位外交的尖兵。最近一位台灣女性郭家佑就運用臉書為主要傳播媒介,加上募款,成功舉辦有關「科索沃獨立十年」的展覽,讓台灣在國際廣泛曝光,成功詮釋數位外交的精義。

民間也可以搞數位外交

又如由台灣在非洲台商組成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也在史瓦帝尼、馬拉威等國建立「愛滋孤兒之家」,他們的善行也經由現代社群媒體媒介流傳世界。

台灣數十年來在非洲、南太平洋和中南美洲邦交國推動醫療、農耕、防疫、志工的感人故事,不應該受到斷交事件就被世人遺忘。若是能夠善用數位外交來說台灣的故事,還有過去為世界所做的貢獻,爭取參與國際組織,相信可以讓國際社會認識民主、自由、良善和樂於奉獻國際事務的台灣。

台灣的正式邦交國雖然只有十七個,但是透過數位外交,台灣有千百個動人故事,可以爭取全世界的認同和支持!

*作者為外貿協會副董事長,本文原刊新新聞第1649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