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該有系統的開始教女兒學經濟學呢?拜託,她們才國小而已!出版社總經理的想法認為,即使我不出手寫兒童看的經濟學,我也該考慮家中兩位國小學童未來的需求,國中、高中都要學,考試要考,難道我不重視嗎?(我相信這是說服我的計謀)
趕緊爬梳一下相關資料,我才知道原來經濟學在一些國家早已從小教起,大大出我意料之外,原以為經濟學應該如一些大教授所言,經濟學應該放到大學才教才適合,因為那時候學生的人生經驗豐富了,開始學經濟學正好。(非法商科系的學生怎麼辦?)。果真如此嗎?我也挺懷疑的。如果可以從小培養正確的觀念,為何不能從小教起呢?我發現,大陸清華大學經濟系有教授借小學生熟悉的喜羊羊的故事到小一教經濟學,據說成效良好,借大陸用語一用,這簡直是太「牛逼」了。
這下不得了,臺灣搞到國、高中高年級才正式教經濟學,學生未來面對兩岸競爭,會不會成為「魯蛇」呢?出版社主編也覺得這茲事體大,雖未到動搖國本的田地,但總歸學經濟學是個時代潮流與趨勢才對,我怎可以繼續「打醬油」呢?(想必是說我不太負責?)
繼續爬梳下去,澳洲也很「牛」(這和畜牧業無關),小學生也要讀經濟學,但最後發現最「牛逼」的竟然是美國,人家打從幼兒園開始到十二年級,通通要上經濟學(汗顏狀)!
美國幼兒園的經濟學教案完全日常生活化,一開始就要小朋友分辨什麼是”Needs”,什麼是”Wants”,同樣都是「要」的意思,而我相信臺灣很多學生甚至是大學生還搞不清楚這兩個字的區別在哪(就同大部分人也搞不清楚中文字中「需要」與「須要」的差別在哪),但人家美國從幼兒園開始教起,而我們可能還陷入課綱要如何設計?課本要如何寫?課程要如何教?考試要如何考?這些窠臼都不如一開始將經濟思維(不是經濟理論)從小深化進生活當中。
美國幼兒園從基礎的經濟概念教起,一開始就要學生清楚辨識”Needs”與”Wants”的差異,再談到工作(為何要工作)與所得的關連,以及基礎的理財知識。這經濟學課綱延續到十二年級,也就是說經濟學的課程是一種連續狀態,由淺到深,絕非濃縮與片段的課程,反觀我們的經濟學課程只能算蜻蜓點水似的教一下,恐怕連整體粗淺的概念都難以建立。而讓我訝異的是即使到高年級的課程,也看不見我們熟悉的馬歇爾供需雙剪(Marshall Cross)——交易價格是由市場需求曲線與市場供給曲線交點所決定的。(各位如果熟悉臺灣的經濟學課程,一開頭就是供需原理,負斜率的需求線和正斜率的供給線可以解出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