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產品絕對是個趨勢,這個毋庸置疑,穿戴產品走入健康醫療領域也絕對是個趨勢,然主要的限制問題是,這些穿戴產品很多是新創公司,克服技術問題後還得歷經漫長的產品驗證之後還能存活,恐怕才是這些公司的惡夢。
這些穿戴產品於使用者而言有兩大問題,最大的使用限制是電池耗電與電池壽命,對於消費者而言,一項產品若無法挺過兩、三年,就因為電池耗損必須丟棄與換新,就現在的循環經濟發展趨勢來說,對環境絕對不友善,對消費者也不划算;其次,這些穿戴產品的量測數據,是否具備參考價值,如果不具參考價值,則所謂的生理量測不就只是產品的「花招」?
穿戴產品是全天候使用,能否在使用者在運動或移動的動態(Motion)精準量測,這個問題,才是諸多廠商要克服技術門檻,甚至,還無法有效克服。
智慧衣也是穿戴產品之一,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不僅要解決動態偵測的問題,還得解決產品應用限制的雙重問題。
智慧衣一開始發展時,主要的市場區隔是運動市場,因訴諸感測器可以即時量測使用者的多重生理訊號,而這些生理訊號對使用者(尤其是運動員)具備參考價值,例如說呼吸、心率、心率變異、血壓與血氧。智慧衣需要克服的是耐受性(如洗滌次數)與易用性(如穿戴舒服),智慧衣結合接觸式或非接觸式元件感測元件,讓傳統紡織業有機會跨入智慧產品的領域。但感測元件的研發卻往往不是紡織業者的強項,甚至是弱項,只能夠過爭取技術授權與技術移轉這兩種方式取得感測技術,這受制於他方,且須投入研發環境與人員,潛在與新進的進入者更多擅長於軟體與硬體的開發,紡織業者想透過智慧衣產生品牌的曝光度,著實弱於這些資訊與電子業者。
智慧衣產業目前的發展限制,法人研究團體也許認為是商業模式的發展與突破,也就是說產品上市後,業者如何「Making Money」,但這是後段的事。然目前臺灣的智慧衣業者從動態的運動穿戴的市場,「轉進」靜態的醫療照護市場,想必不是商業模式的大發現,而是事實上技術面發展,遲遲在動態感測技術上無法獲得有效的進展與量產,只好權變式的轉進醫療照護市場。
舉個例子,消費者也許相信手上的運動手錶(手環),在每次運動時所得到的量測距離與運動步數,但卻無法確認,當在激烈運動時,量測得到的生理數據,例如心率、呼吸與血壓,是否有參考價值。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在技術上不容易克服。不管使用者使用的是接觸與非接觸產品,使用者在位移時所產生的雜訊(如位移與肌電)的動態信號能量,往往高於真實的生理訊號,穿戴產品的感測元件所收錄的訊號也就包括了真實的生理訊號與偽裝的雜訊,而這些雜訊的特徵頻率(低頻)又往往與生理資訊相近。於是乎,必須有更高階的演算法或增加其它的輔助感測元件(又會造成感測雜訊),更複雜的硬體與軟體就必須有較大的電池容量,這簡直對穿戴產品而言是個大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