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這個市長會轉彎

2015-06-27 08:10

? 人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要趁民調高的時候,勇敢的改革。(林韶安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要趁民調高的時候,勇敢的改革。(林韶安攝)

1個多月前,柯文哲告訴友人,他不會投入總統大選,會好好將市長做好,隨著總統大選加溫,柯文哲逐漸從檯面退場,就職半年和之前的就職百日比起來,果然從熱鬧走入尋常;然而,接下來的政策角力戰,才會是讓「柯P現象」見真章的開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初,「柯P現象」反映的是民眾對藍綠惡鬥的不滿,其中,又以年輕人最明顯,因為他們仍無政黨屬性,也深刻了解年輕世代正是政治惡鬥的最大受害者;因此,柯文哲的優勢在於,藍綠勢鈞力敵時,他有最大的關鍵影響力,眼下綠強藍弱,力量懸殊,中間勢力可有可無,未來逐鹿中原大戰,柯文哲也無用武之地。

然而,權力風華是一時的,任何政治人物要在歷史上留名,政策才是最重要的,柯文哲如果是一次性的現象,就像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中所說的,只出現過一次的,等於不存在;柯文哲現象要有意義,必須要成為一個模式或趨勢。而究竟是那一種,現在才是關鍵時刻。

柯文哲一上台,就捲入五大案中,不論是五大怪案還是五大弊案,柯氏作風雖然引發爭議,但畢竟是打擊少數人的利益,因此都還可以得到掌聲;然而,等他進入政策的深水區,不可避免要直接和人民的利益作對,景況將有所不同。

柯文哲是這二年來唯一敢砍人民福利的政治人物,一開始就先取消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接下來,重陽敬老禮金、健保補助等都將排富,之前還傳出要取消國小每周1瓶牛奶政策。

有時候,政治象徵比實際後果更致命,如果柯市府敏感一些,應該可以聯想到英國柴契爾夫人首次入閣出任教育大臣,上任第1個月,為了削減開支,取消了全國學童的免費牛奶政策,獲得「搶走牛奶的瑪格麗特.柴契爾」封號,她雖然在任內為教育部爭取到更多預算,但從此冷血瑪麗惡名還是不逕而走。

然而,柴契爾敢於如此強硬,不畏挑起對立,基於她對自由市場堅定的信念,因此即使面對失業人口暴增到2百萬,甚或英國3百多名經濟學者聯名發表公開信譴責削減公共支出政策時,柴契爾都堅持不讓步,有人形容,「一般的政客有方案計劃,但這位雜貨店東的女兒有使命感。」「你們若要轉向,儘管請便。這位女士不轉向(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這句名言,成了柴契爾風格的最佳寫照。英國人對她愛恨交職,去世時,還有人詛咒她下地獄!

不論同不同意柴契爾,政治領袖不畏反彈,而能貫徹理念,這大概是上個世紀的神話故事了;在台灣,馬英九總統卸任前細數任內的小革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是2008年一上任的油電雙漲,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二十五,這是公平措施,也可以價制量,但民間怨聲載道,馬政府付出慘痛的代價。某種程度成了馬政府改革的絕響,之後所謂改革,多數無疾而終。

柯文哲有沒有可能在柴契爾與馬英九之間,走出一條中間路線?領導之路就從這裡開始,一昧討好選民,贏得選票的機率當然比較高,但這不能稱為領導;但如何在改革時不陣亡,那就是領導的藝術。

柯文哲日前說,要趁民意高的時候推動改革,某種程度已得箇中三昧;更重要的是,他有沒有機會成為知名政治學者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 ) 形容的轉變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這型的領導善於利用衝突與危機來做為改革的動力,美國小羅斯福總統是箇中典範,新政不但為美國,也為其他社會國家的社會福利體制立下基礎;柯文哲可能要做相反的事,他必須砍掉形同選舉買票的政策福利,然而,他所需要的領導才能可能更高深。

尤其,羅斯福雖然向來以擅長掌握「話語權」著稱,但至少有政黨奧援,相對的,柯文哲則是個光桿市長,除了話語權,別無奧援。

其實,政治領袖在改革路途上都會轉彎,即使號稱不轉彎的柴契爾,也曾在風向不對的時候偃兵息鼓,但是轉彎仍是為了最後達到改革的目標,走上這一步,柯文哲才有機會往政治家更進一步,也才有可能為台灣的改革留下一線生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