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看八年》選摘(1):重慶大轟炸

2015-07-23 05:20

? 人氣

日軍愈轟炸,重慶抗日情緒愈烈。(維基百科)

日軍愈轟炸,重慶抗日情緒愈烈。(維基百科)

一九三九年五月三日,這天重慶天氣晴朗,白日溫度接近攝氏三十度,重慶市民醫院護士蘇顧毅抬頭看見天空有十幾片「像葉子一樣的小小東西」,從很遠就能看見。這十幾片「葉子」,朝著市民醫院的方向飛來,等到接近時再看,就有一個個黑黝黝的東西往下掉,這時她聽見「滋」的尖銳聲音,這些天降禍端在快要觸地時,那聲音感覺像是「一筐子破鐵,在那裡篩,沙沙沙沙響」,四週空氣中捲起的風暴,像巴掌一樣,熱辣辣的打在臉上。然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轟!一聲不見了,都鑽到地下去了,那火冒起來,連那個樓房、地皮啊(爆炸),那聲音好響。 

日軍轟炸後,重慶市區滿目瘡夷。(國史館提供)
日軍轟炸後,重慶市區滿目瘡夷。(國史館提供)   

 

蘇顧毅趕緊按照平日的演練,進入防空洞裡躲避。幾個小時之後,轟炸停止,人們紛紛走出防空掩體,他們看見的景像,是一幅人世間最悲慘的煉獄圖。原來的市街被空襲夷平,一片斷垣殘壁,幾根電線桿兀自矗立,上面「掛滿了人的斷肢殘臂,還有腸子」。有的孩子被炸成碎片,母親手握著孩子的斷肢佇立;有的孩子沒有了母親,張開嘴巴卻發不出一聲哭喊。到處「沒有收屍的人,也沒有人哭泣。」人在重慶的作家胡秋原,在空襲以後經過一處被炸平的房屋,看見人們急著要重新搭起房柱,沒人有時間感傷悲痛,胡秋原回憶:「這就是中國人啊。他們無淚可流啊。」

天降奇禍

短短幾個小時,重慶給炸得面目全非,蘇顧毅完全不認得了。山城變成火山,在嘉陵江裡的倒影,成了熊熊燃燒的火苗。夜晚時分,可是江面上卻因為日間轟炸而起的大火,照得一片通紅。

隔天,也就是因為抗議日本強占山東青島而興起的「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紀念日,日機又臨空轟炸。入夜,連續兩天的大規模轟炸終於結束,有一名美國記者,從位於嘉陵江隔岸美國大使館的庭園裡,眺望著陷入大火的重慶:

……整座重慶市在一陣突然而來、由天而降的彈片與黑色塵幕之下翻騰,在此同時,隨著似乎是同時爆炸的炸彈,其中有一枚炸彈在我們左近爆炸,折彎了一株大樹。黑色的布幕在重慶這座山城的上空翻騰,有幾分鐘的時間,這座城市看來似乎已經完全消失了。當塵埃落定、硝煙裊裊飄上天際以後,在重慶上空八百公尺高,晴朗無雲的夕照裡,反射出一片詭異的紅光,顯示下方正遭受熊熊大火燃燒的區域。夜幕來臨時,整個地平線都因為大火而照得通紅。

這是日機開始空襲重慶以來,規模最為猛烈的一次,共造成四千四百人罹難,三千一百多人受輕重傷。

疲勞轟炸

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一年日軍對重慶施行不分晝夜的輪番轟炸。轟炸最嚴重的時候,幾乎是一次警報聲剛落,另一次警報聲隨即響起。在防空洞裡躲避的中國軍民,給這種無休無止的轟炸起了一個專有名詞:「疲勞轟炸」。

日軍來襲時,升起紅色燈籠示警。(國史館提供)
日軍來襲時,升起紅色燈籠示警。(國史館提供)

「疲勞轟炸」下的重慶市區,幾乎成為一處大廢墟。有一名日軍觀察員,搭乘飛臨重慶上空的轟炸機,目睹了投彈過程,他在事後寫下這段充滿文采、卻毫無同情憐憫之心的文字:

……就在前方不遠處,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呈半毀狀態的重慶市。它看來夠熟悉的了——大片建築堆砌在兩條大江夾會的砂岩絕壁上頭——這就是蔣介石的首都,我已經從空中見過多次。從這樣的高度和距離看下去,這個蜂巢狀的毀壞遺跡,看來就像個被挖掘出來的遠古文明遺址。這是純粹的空想,還是一則預言呢?

……現在我們橫越天際,來到這座遍體麟傷城市的上空。沒有戰鬥機升空迎擊。接著可以看見,一顆顆炸彈拋落下去,爆炸,以一種電影慢動作鏡頭的節奏,形成無數奇形怪狀的雲團,就像這麼多朵褐色的玫瑰紛紛盛開

但是重慶沒有因此而屈服。為了因應日機轟炸,政府動員軍民,以極高的效率,在市區內外興築許多座防空洞。同時,重慶衛戍司令部也設計出一套有效的空襲避難系統,宣導民眾疏散和避難。在許多親歷重慶大轟炸的倖存者回憶裡,懸掛在建築高處旗桿上的紅色三角號誌(代表敵機來襲),是他們畢生都無法忘記的畫面。

 

資料來源:國史館。
資料來源:國史館。
歷史學者廖彥博與新作《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
歷史學者廖彥博與新作《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

*作者為歷史學者,本文選自《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天下文化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