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先生:
我衷心感激,萬分感謝你們為軍隊打造的最佳傑作―戰士版書。只要我們一書到手,它受歡迎的程度有如家書,它熱門的程度有如海報女郎―尤其是在圖書不易取得的這個地方,多虧有你們的戰士版書。
──二等兵魏斯(W.R.Wyss)及全體同袍
出版商面對的嚴峻的任務
出版商面對的是一個嚴峻的任務:如何在戰時的物料限制下製作出能運作且適合大量印製的新書樣。首先碰到的難題就是紙張的配給。在一九四三年,出版商分配到的紙料只有一九三九年實際使用量的百分之三十七點五(以重量計)。國家思想戰正開打得火熱的當下,這樣的限制實在令人氣惱。《芝加哥日報》(Chicago Daily News )專欄作家就直言:「我們在美國不燒書,我們只是大砍紙張配額。這兩種動機截然不同,但結果卻也相去不遠。」後來政府總算承認戰士版書可歸類在裝備內;循鋁和橡膠必須匯集到工廠製造飛機的方式,政府同意每季生產九百公噸的紙料供印製戰士版書使用。
為了印製出最大的書量,並且確保戰士版書籍可以更貼近軍人的生活形態,委員會採用了史無前例的版式設計和新的印製技術。版式當然必須採平裝書的形式。除了節省空間和重量外,平裝書具有的柔韌特性讓它較容易塞進滿載的行李當中。再來就是縮小每本書的尺寸。一九四○年代,一本標準小型精裝書的尺寸為五乘八英寸,但可厚達兩英寸。戰士版書將會有兩種尺寸:較大的為六又二分之一乘四又二分之一英寸︱與擺在雜貨店的大眾市場版平裝書相同︱而較小者為五又二分之一乘三又八分之三英寸。
最大本的戰士版書只有四分之三英寸厚,而最小的則少於八分之一英寸的厚度。這種尺寸並不是任意制定出來的。委員會在研究了制式軍服口袋的維度後才確定下來的,較大本的戰士版書能夠擺入士兵的褲袋,同時較小本的也塞得進上衣口袋。就連最長的戰士版書,亦即長達五一二頁的書籍也可以塞進後口袋。較小者的尺寸基本上只有一個錢包的大小,就連前線士兵都能在瞬間將這麼一本書收好或拿出來。
沒有一家印書廠能夠印製如此小本的書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委員會轉而求助雜誌印刷廠。這個決定衍生了許多好處。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這些印刷廠的用紙比一般精裝書的紙張薄,如此一來便可確保戰士版書的輕薄要求。多虧了它們的平裝版封面、小尺寸和輕如羽毛的內頁,戰士版書的重量約莫只有精裝書五分之一或者更輕。
戰士版書籍選書標準
企畫初期,陸軍和海軍要求委員會每月提供每本五萬冊的五十本書─總計共兩百五十萬冊書。百分之八十分配給陸軍,其餘分配給海軍(約略等同於它們的人數比率)。委員會在一九四三年七月與海、陸軍簽署合約時,目標從預定的每月五十本降為三十本,因為印製和編輯所面臨的挑戰令人怯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