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從「你們這些大人多噁心!」談台灣媒體

2018-10-25 05:50

? 人氣

反觀國內新聞業從2000年後雖然意識到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可是在數位匯流的過程中始終少了一些什麼而無法順利推行。2008年雷曼兄弟的連動債引爆的金融海嘯, 媒體業受到直接衝擊,歐美不少紙媒紛紛熄燈或轉為電子報發行,苦撐待變的大型紙媒集團,卻只知道用「+互聯網」而非「互聯網+」的概念來打破重煉,結果隨著年輕世代大量快速轉移到網路世界,廣告主也同時大量位移到網路這一塊,結果就是傳統主流媒體苦苦追趕,勉強維持一個小局面,未來的變數依舊存在,新興媒體紛紛出頭,新聞的內容產製流程幾乎全部重改,網路媒體的快速與優勢逐漸形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傳統主流媒體在2014年見識到318太陽花學運的媒體整合與數位匯流力量,學生除了掌握到話語權外,內容整合與再製,還有內容的包裝、行銷,在社群媒體的分眾效應與滾雪球效應下,一隻反服貿學運主訴求的多國語言視頻,不到一天就有上百萬人次的點閱,學生輪流用FB到立法院議場排班輪值,學生在短短的半天內就透過募資平台募集了到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的經費,……新聞內容與溝通事項還有遊行地圖等等林林總總的訊息,……大量而快速地在整合平台「零時政府」的流動,這個模式在928香港「雨傘革命」占中行動時也被複製發揚!著實讓傳統主流媒體見識到「互聯網+」的威力!

其實,新媒體之所以能夠愈來愈有影響力,關鍵在整合,整合平台,整合內容(從分流到匯流到分流至各種不同的載體),進而推動內容行銷,與USER強烈互動,形成更多按讚效應與更大的轉傳效應,讓新聞不再被「靜態」露出,而是「動態」流通、甚至再製、不斷地流傳。多媒體地運用融合,使得全媒體與融媒體成為現行新興媒體發展的主流趨勢。只是國內傳統主流媒體雖然意識到「轉型」才是生存之道,可惜的是就像「大船轉彎」追趕不及趨勢發展,反而有不少資深媒體工作者跳船另謀出路!

談及新聞內容,往昔記者獨立、深入探索事實真相與建構新聞與評論的「權威性」幾乎看不到了!愈來愈多從網路消息、內容農場或社群媒體上的八卦,成了記者一早翻閱參考資料、找尋新聞線索的平台。一旦有個小小的亮點,馬上回報公司「即時新聞」,接下來再找人採訪,加大打擊面或可信度,然後就回報社/電視台/電台進行後製,產製出來的內容可想而見,雞毛蒜皮的內容比深度報導還要多,即便有重大獨家新聞,對不起,一旦上網,其他同業看到了馬上複製、改寫、露出,可以說獨家不到幾秒鐘馬上就變成了通稿。

20181020-耿葳競選總部成立大會,前總統馬英九出席。(甘岱民攝)
作者認為,名嘴抓到議題就是亂痛批一頓,現在流行所有重大意外或事故,都推給是馬英九與前朝造成的。(資料照,甘岱民攝)

最麻煩的是名嘴從來就是看報紙論天下事,如今更是看網路談笑風生,無論說對說錯,反正抓到議題或人物就是口沬橫飛痛批一頓,查證之事太費神了,趕通告趕時間不如捕風捉影來得快。現在更流行所有的錯誤都是馬英九與前朝造成的,所以只有國內發生什麼重大意外或事故,沒錯,只要把髒水往馬英九身上倒下去,流量與點閱率馬上就來,名嘴仗著自己是在「做評論」而不是「做新聞」,言論自由嘛!馬英九要告,就來啊!流量、點閱率不就是馬上又來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