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講,民進黨這次選戰打來憋彆扭扭,沒有過去那種大開大闔的氣派,也完全沒有過去哪種充滿理想與熱情的選戰氣氛,選民如何能被打動與感動?歸納起來,民進黨這次主打的是改革牌、政績牌、總統牌、和台灣牌。的確,自今年七月十五日民進黨第十八屆全代會起,蔡英文會中高喊年底選戰將是一場「改革與反改革的對決」,民進黨中央已經非常賣力的打出改革牌、政績牌、總統牌,最後打出「顧台灣牌」,但從目前選情的發展來看,顯然這些牌都沒起什麼大作用。原因有三:
第一,選戰主軸和選戰號召必須契合時代精神、人心感受和社會發展脈動,否則,必然無效。這場選舉本質上是地方選舉,不是中央層級的選舉,將選戰訴求提高到和地方選舉無直接關連的時候,調子唱太高,一般人會覺得莫名其妙,自然也不會有感覺;
第二,蔡英文政府上台兩年半,固然非完全乏善可陳,但引發民怨的政策不勝枚舉,強打政績,吃力不討好,只能在死忠支持者中流傳,沒有什麼宣染力;
第三,蔡英文總統聲望長期低迷,這次卻卯足全力全台各地輔選,不服輸的精神可佩,但輔選效果恐極為有限,甚至有反效果。
回想四年前那一場地方大選,國民黨被民進黨羞辱性地打倒在地,高雄市陳菊獲993,330票,台中市林佳龍獲847,284,台北市柯文哲在民進黨全力支持下獲853,983票,桃園市鄭文燦獲492,414票,都是空前新高的得票記錄。為什麼?原因無它,就是因為當時國民黨馬英九中央執政失去民心所致。我為此特別打造了「超級民意海嘯」的概念來加以形容。但2014超級民意海嘯早已遠離,當年造福民進黨的有利因素也跟著消失。
如今,民進黨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政治形勢,一個自己完全執政兩年半所打造出來的一個極端不利於自己的政治形勢。2018新的民意海嘯警報看來已經響起,跟2014不一樣的地方是,這次民意海嘯正朝民進黨而來。但這次民意海嘯的規模有多大?強度有多強?是全面性的或局部性的?會衝垮、淹沒多少都或多少縣市?民進黨會不會像2014那樣反過來被國民黨打倒在地?我們很快就會知道。
*作者為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前台灣政治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