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台北市的公車,你會想到什麼問題?是否記不住幾路公車會到達哪裡?哪些班次在幹道上會突然轉進巷道內?又或者,根本找不到公車站牌?台北市交通局將在2017年進行公車路線大調整,加上公車站牌重新規劃,希望能一次解決上述問題,同時打破公車乘車人次的無形天花板。
部分民眾聽到要改變習慣的公車路線,反彈很大,面對外界的質疑聲浪,交通局長鍾慧諭也有耳聞,但似乎不影響政策的大方向,公車路線的調整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打造公共運輸網絡 先破除公車使用率天花板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經說過,公共運輸將以捷運為骨幹,搭配公車、YouBike等輔助性運輸形成公共運輸網絡,還說,若把松山線和萬大線算進去,大台北的捷運路網已差不多完工,緊接著就是公車路線的大調整。
鍾慧諭認為,台北公車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太複雜」,每天搭公車的人或許知道該如何坐車,覺得很方便,但平日沒有坐公車習慣的人,卻有不知如何搭乘的困擾,不僅搞不清楚某條路線的公車從哪裡開到哪裡,而公車站牌有的在路中間、有的又在路口,常會找不到。
鍾慧諭解釋,或許同時有10輛公車都可以到達目的地,但由於公車路線編號凌亂,公車族腦海中只記得3個公車號碼,剩下7條路線的公車就是資源的浪費,導致公車的使用率遭遇「無形天花板」,對推展公共運輸來說,相當不利。
因此,交通局打算抓出台北市內的主要幹線,設計成忠孝幹線、仁愛幹線、信義幹線、民生幹線,所謂的幹線,代表公車會在該條路線上走到底,其餘路線再以放射狀分散出去,至於要如何散,就要依照當前最紅的「大數據」精準計算;這就是鍾慧諭一再強調的,要把公車的「識別度」做出來。
公車路線類捷運化 站牌輕鬆找
至於所有的站牌位置,未來也將統一放到交叉路口或特定點上,避免民眾找不到站牌,例如:忠孝新生站的公車牌就會放在忠孝東路與新生南路的交叉口上,「路口四面望一下,就找得到站牌」。鍾慧諭表示,把公車路線安排「類捷運化」,就比較清楚,不過她也坦誠,後年會有一筆不小的交通公務預算支出,至於要花多少錢,則還在估算中。
此外,北市將推出類YouBike營運模式的YouCar,鍾慧諭表示,目前的YouBike日周轉率為8人,也就是1輛YouBike,1天可以給8個人騎,等於停車空間只有8分之1,大大減少停車的需求與車輛的自有率,也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若計入維修管理、空間土地利用的機會成本等,更是划算。對於YouCar的日周轉率,交通局希望能做到單日4到5人次,因此而減少購車、省下來的停車空間,就能用作公共建設、公園綠地等,後續土地帶來的價值更不可限量。
打破齊頭式補助 中低收入戶免費搭公車
民眾最關心的,還有交通補助要如何調整,鍾慧諭表示,目前民眾搭乘公車一段次15元,是政府每段次補助2.3元給公車業者的結果(公車業者每段次需要收17.3元才能維持營運),因此,現階段市府每年必須補貼30億元給業者。未來北市府將打破齊頭式補助,中低收入戶傾向搭乘不用錢,比照老人、殘障卡,給予固定的搭乘點數;但若冒用悠遊卡,考慮重罰1年不給補助。鍾慧諭說,「寧願初期用高成本去建立制度,也不能因為少數人會違法,就抹滅掉好的制度」。
鍾慧諭不諱言,改革想法提出後,遇到很多反彈聲浪,但「面對未來,全世界都在跑,自己不願跟上步伐,就會落後」;她說,改革遇到的問題,全世界都會遇到,重要的是看到問題、解決問題,若不解決,一直在那裡空轉,結果就是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