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人相處溝通是愉快的,尤其是和關係親密的人,在相處溝通中情意互通的感覺,最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但哪怕是關係親密的人,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小摩擦——這時,如果雙方都不理解該如何溝通,開始了互相辱罵、指責、埋怨對方,衝突會持續升級,結果因為小事不歡而散。
解決方法呢?當然是不要互相辱罵、指責、埋怨對方。
但問題是,在衝突情景中的人往往不會這麼想,他們會本能般地開始互相指責,義無反顧的深陷衝突。尤其是關係親密的人。
這個星期解讀的是《非暴力溝通》(台版為《愛的語言》),作者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他發展的「非暴力溝通」為社會作出的貢獻,讓他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非暴力溝通是一套方法/技巧,全書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透過非暴力溝通來表達自己,第二部分是透過非暴力溝通來理解他人,第三部分是透過非暴力溝通來愛自己。礙於篇幅,本文只專注談第一部分。
「非暴力」一詞來自聖雄甘地,指的是「暴力消退後,自然流露的愛」。因此,有些地區將這種溝通方式稱為「愛的語言」。
你可能會覺得你不會需要用到這一技巧,因為你不認為自己是個「暴力」的人——其實我們都不認為自己是暴力的,但日常中還是有許多話語確實會引起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們曾在之前的文章談到過,神經科學家發現,人類在經歷「他人排斥」或經歷「物理創傷」時,同一個腦區域(背側前扣帶皮層)會被激活——對大腦來說,社交傷害和物理傷害會帶來同樣真實的痛楚。
換言之,如果我們要向他人施展暴力,其實根本無需動手。
溝通方法: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
所謂的非暴力溝通,顧名思義,就是去除溝通裡會造成傷害的成份,同時達到有效的溝通目的,讓雙方的真實心意相通。
我們經常看見夫妻吵架,但到底夫妻為什麼吵架呢?是因為不夠愛對方嗎?
不見得,更可能的情況是,夫妻深愛著對方(也因此結為夫妻),但他們卻用錯了溝通方式,結果雙方的真實心意都無法傳達給對方,卻把暫時的怒氣實實在在的發送給對方了。
例如,妻子看見丈夫把穿過的襪子亂丟,她可能會破口大罵:「你這個懶鬼!」。這時,丈夫雖然知道自己有錯,但他認為因此稱他為懶鬼就太過分了,於是他回應道:「你知道我工作有多辛苦嗎?!」。接著妻子又不服氣……
這就是錯誤的溝通方式。
那麼,正確的溝通方式是什麼樣的呢?盧森堡在書中提出了一種簡易的溝通方法:
非暴力溝通模式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麼?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
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
然後,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溝通誠實地表達自己,前三個要素就會得到體現。
舉例來說,一位母親可能對她處於青春期的兒子說:「費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隻髒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二隻,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
接著,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
這一要素明確告知他人,我們期待他採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這樣,這位母親就清楚地說出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