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近來媒體新聞不斷,最吸引台灣人關注的是香港壹傳媒旗下雜誌《忽然一周》決定創刊二十周年的日子出版最後一期,七十名員工優退或資遣,壹傳媒大動作的縮減紙本媒體,震驚了港台兩地媒體業。台灣不少名人吃過壹傳媒老闆黎智英的虧,更有不少人看笑話,譏以「終於失敗、果然跌跤」,但真的如此嗎?黎智英的媒體王國真的在沈沒當中嗎?筆者不以為然,吾人一直認為黎智英是華文傳播界最具「企業家創新精神」破壞力的企業家,而此次的關掉一家多年金雞母《忽然一周》的決策,更說明黎胖子的作為,完全符合經濟學當中「理性人」的特質,也就是他完全忽略「沈沒成本」的存在,當斷則斷,具有高度的決斷力。
台灣人辦報傳統,有新聞人辦報、文人辦報,黨人辦報,商人辦報,但企業家辦報絕無僅有,直到黎智英挾壹週刊與蘋果日報進攻台灣才有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辦報,或許有人會質疑自由的林榮三與中時的蔡衍明不是也是企業家辦報嗎?其實不然,因為他們或多或少著眼於媒體的政治與社會影響力,更想透過影響力來謀求母企業的獲利契機,這與壹傳媒集團全仗媒體收益支撐企業主體全然不同。
壹傳媒黎智英當做決策,全然是依照經濟學的基本原則,而非其他商人辦報的政治經濟學考量,事實上,黎智英全然是自由經濟學的信徒,舉例而言,他的自傳開頭寫著:「獻給我的人生導師海耶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正是右派自由經濟學的主旗手,他也仰慕另外一位自由經濟大師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在傅氏過世時,黎智英甚至飛到美國陪伴傅利曼遺孀。
自由經濟學是這麼說市場故事的,一個成功市場當中,每一個人在作經濟決策必然理性,所謂「理性」有一個簡單的特徵是你在作決策之時,是完全「向前看」:「只看未來,不看過去」,因為過去花的成本都是「沈沒成本(Sunk Cost)」,所謂「沉沒成本」就是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大二個體經濟學告訴我們,理性人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將會導致錯誤決策,因為去者不可追。
黎智英是一位有決斷的生意人,過去壹傳媒集團中的《忽然一周》長期一直是賺錢「金雞母」,今年才開始有虧損,一虧損黎智英馬上砍掉不留情,其實有其道理。
首先,他見到自己紙媒銷量變化,已認定新媒體是集團的未來。其次,《忽然一周》在媒體調性上,就是香港最生活娛樂面的通俗新聞與資訊,檔次比壹週刊還要更年輕化、通俗化,而這一個部分正是受網路衝擊最嚴重。即便今年搶救起來獲利,長期看早晚依舊必須關門,與其如此,不如當斷則斷,少虧一元就是賺一元,雖然不厚道,但卻是理性企業家最明智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