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往台灣政經發展的軌跡,1987年政府開放老兵前往大陸探親是兩岸和解的起點。現在很多年輕人所不知道的是,馬英九總統執政的當下其實並非兩岸關係最穩定承平的時期。在李登輝總統執政的前半段,海峽兩岸的官方與民間交流頻繁,民間也不存在如今的對立與仇恨,後來爭議頗多的「九二共識」亦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李執政時期,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大致上在三條平行軌道並行,分別是民間交流、兩會談判及兩岸密使,其中以兩岸密使的重要性最高,高於表面的雙邊談判。李透過密使蘇志誠與南懷瑾成功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建立最高層互信,進而推動兩岸兩會制度協商的開始。若要問這個的時期兩岸關係究竟有多好呢?可以從邦交國的數量一窺全貌。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1971年,邦交國數量是56個,之後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政治影響力大不如前,我國的邦交國數量開始急遽下降;至兩岸和解初期的1988年,邦交國僅剩21個;但到了李執政中期的1995年,邦交國已回升到31個。由此可見當時對岸對台打壓不如過往強烈,雙方建立了互信,對比馬總統的外交休兵維持在23個邦交國,在數量上可說是毫不遜色,不過這段歷史還有多少台灣人記得呢?(註:2000年民進黨執政前邦交國已跌至28個,政黨輪替前剩下23個。)
突破對峙固然困難,但更困難的在於如何維持。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李總統任內兩岸曾經有一段蜜月期,那又為何現在我們普遍對李執政時期兩岸關係的普遍印象會是文攻武嚇和飛彈危機呢?這與本文一開始所談到關於「中國人認知」轉變為「台灣人認知」過程中的幾個重要歷史節點是息息相關的。
李執政的早期,由於權力基礎不穩固,當時黨內大老各據一方,李在前期主要是與外省大老的競爭,包括主導黨的李煥、政的俞國華、軍的郝柏村,在李的運籌帷幄下,非主流派大老們紛紛被拔離實權位置;在外省大老紛紛落馬後,又透過連戰,成功打敗本省大老林洋港。在1995年李連出馬競選前,成功的一統國民黨黨內勢力。在對內權力尚不穩固的這段時期,恰好就是李積極發展務實外交,建立了與多國的雙邊關係;也是在此一時期,透過密使的推動下,將兩岸帶到了和解的新局面。
但在李於國內全面掌權後,接連發生的幾個事件,嚴重動搖了當時正向發展的兩岸關係,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決裂。
1994年3月31日,24位台灣旅客乘坐「海瑞號」在千島湖觀光時,與6名中國大陸船員及2名導遊,共32人在船艙內被燒死,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千島湖事件」。這起事件的發生以及後續的處理不當,對當時的兩岸關係造成重大影響,尤其是台灣人民對大陸的看法迅速的反轉。案件發生前台灣進行的民調中,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者高達近七成,但在案件發生後的民調則顯示台灣人認同大幅提高,得見此一事件對當時社會觀感造成了極端惡劣的影響,可視為是台灣認同逐漸超越中國認同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