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在台中的反空汙大遊行結束後,本月在北中南的三場遊行也劃下句點。隨著人民對空氣要求愈來愈高,執政者也愈來愈不敢輕忽,只是太多妥協、決心不足,導致改善速度依然很慢。今年七月台中已是全國人口第二大都市,但空氣品質卻只是六都的第四名(2017年pm2.5年平均值),只贏台南跟高雄。未來空氣品質能不能進一步改善,也成為下任市長的重大挑戰。
全國前十大固定汙染源就有兩個在台中,包括第一名的台中火力發電廠、第十名的中龍鋼鐵。海線則是台中空汙最嚴重的地區,左上方位於梧棲的台中港務局,下方龍井的台中火力發電廠、中龍鋼鐵、往東位於西屯的中部科學園區、這個區域的粒狀汙染物幾乎占台中一半。位於這些區域下方的烏日高鐵站,承受上方的汙染,冬日經常性出現霧霾。空汙變成旅客對台中的第一印象。
一位家住台北、在靜宜大學任教的老師說,12年前她剛來台中時站在大肚山上還能看到海,但當台中火力電廠加到10個機組後就漸漸看不到了。
台中市政府雖然宣稱,台中電廠10座燃煤機組每年許可量2100萬噸,明年許可證到期已刪減許可證500萬噸,減量24%。但這指的是「許可量」、並不是「實際用量」,許可量通常遠大於實際用量,真要減就要用實際用量來減,否則帳面減量、實際並沒有減量,也無法達到實際減量的效果。
台中電廠8座機組已超過20年,是台中最大汙染源
這次遊行的主辦者、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提出,未來台中空氣治理應該朝向「無煤中台灣」努力。台中電廠前4座機組運轉已超過26年,5到8座也已達到21年,應該要除役改天然氣才能根本解決中火的問題。
而台灣空汙的固定汙染源有相當大一部分來自國營事業,相較於其他縣市的國營事業,台中的改善算是比較有誠意的,包括要求中龍鋼鐵的鐵礦砂改室內堆置,這就比位於高雄的母公司中鋼好多了,中鋼到現在還在抗拒做室內堆置場,而且還在用汙染量大的濕式煉焦爐。不過改善成效如何要等完工後才知道。
而台中一方面減量,一方面卻持續在加重空汙。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是台中市梧棲人,這裏正是台中空汙較嚴重的地區。他認為台中的發展已經超過環境負荷,尤其無止境的科學園區讓空汙更加惡化。
台中的發展已超過環境負荷
而林佳龍任內有兩件事被質疑空汙治理能力不足,其一就是大肚山中科擴建案。這個廠的龐大用電量會增加燃煤電廠PM2.5及臭氧排放,很不幸這個廠鄰近台中港區、台中火力發電廠、中龍鋼鐵等重大汙染源,加上車輛汙染,工業區將加重這個地區的空氣負擔。當時就有學者批評,不應該在霾害嚴重地區再做加重民眾風險的事,但很遺憾這個案子最後還是政治決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