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宣布調降囤房稅,建商號稱可年省1億元;接著媒體爆料指降囤房稅是起因於市長柯文哲與建商會面,降囤房稅隱然可能成為柯P在「波卡事件」之後要背負的另一個政治負擔。
不過,真正的重點在:降囤房稅合理嗎?
去年財政部修訂房屋稅條例,把原本1.2%的非自用住宅房屋稅率修改為1.5-3.6%,實際稅率授權各地方政府決定,台北市立刻把擁有第3戶以上房子的非自用住宅稅率提高到3.6%。此舉被認為有濃厚的打房、逼投資客與建商「吐出」房子的意味;但建商向市府陳情,認為房子蓋好不是立刻能賣掉,因此市府把建商蓋好房子首年的房屋稅率降為2%,1年以後如未賣出,再提高到3.6%,市府稱之為「防錯殺條款」。
囤房稅者的好壞其實有不同看法,支持者認為台灣房屋持有成本過低,造成建商、投機客、甚至一般人囤房,等待房價上漲、奇貨可居,拉高持有成本(如提高房屋稅)可逼這些囤房者釋出房屋,讓房價下跌。反對者則認為「轉嫁效應」會讓囤房稅拉高房價,只是讓購屋者負擔更高房價而已。
不過,從國外例子看,囤房稅確實有拉高持有房屋成本、避免過多囤房並進而抑制炒作、壓低房價的效果。強調轉嫁效應者,多忽略房價高低決定仍是看市場供需,空頭市場時,即使有囤房稅,建商與投機客也無能漲價;多頭市場時,他們也不會因無高額囤房稅而降價─過去幾年的歷史就可看出,未提高房屋稅率時,房價還是每年飆漲。
因此,市府降低建商囤房稅,讓建商「鬆了一口氣」,1年減少近億元房屋稅,確實難逃外界「圖利建商」的指責。即使市府稱為「合理化、防錯殺」,柯文哲說超過1年未賣掉就視為囤房,但事實上建商從預售屋推出、施工到實際完工,建商至少也有2-3年的時間可賣屋─這與大部份商品只有完工出廠後才能開賣不同。
更何況囤房稅原本就是為了「打房」目的,站在打房的效果與立場來看,市府降囤房稅是項錯誤。支持降囤房稅者(多是業者)說,這可以減輕業者負擔,讓他們有降價空間;但事實上恐怕正好相反,只是讓建商撐著不降價更久。如果持續原有稅率,建商反而會考慮到囤房稅成本,而必須儘快出清賣掉房子─所有人都知道,要儘快賣掉房子最佳利器就是:降價。房子賣不出去,往往是因為價格過高。
其實,看看建商的反應就知道;放寬到1年建商固然全部額手稱慶,但己有建商說「現在房子難賣,應該放寬到3年」,更有建商認為「應該完全取消」─建商永遠不會想他們該降價這件事。
國內房價其實已見鬆動,雙北房市已見量縮價跌,新北市部份地區傳出房價要砍到4折,北市也傳出砍到6折起跳。但政府官員─不論是當初打房最力的央行,還是代表新思維的柯市府,似乎仍難逃以房地產支撐景氣的舊思維。因此,我們看到央行開始放寬部份地區房市的信用管制,市府以「防錯殺」為由降建商囤房稅。不論未來是否會有進一步行動,都讓建商燃起政府將再支持房市之想,房價下跌、房市正常化的時間恐怕又要拉長。
柯P與北市建商會面是在1月22日,市府其實在4月底就宣布此政策,8日算是正式公告。民眾不會真認為柯P是為利益而降建商的囤房稅,但面對外界「圖利建商」、「為建商解套」、「與建商見面就降稅」等攻擊與質疑,議會也已磨刀霍霍,藍營議員固然是「誓言擋下」,連綠營議員都指房價已鬆動,市府此舉是支持建商,要市府「懸崖勒馬」,此事無疑是加重了柯P的「政治負擔」。在背負戴季全的「波卡事件」為其帶來的政治負擔後,再來一個降囤房稅的政治負擔,坦白說,夠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