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有趣的看點,是主辦單位請與會人士表達他們對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killer app的看法。
超過三分之一的回答是: 我們還沒想像出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人正在估值泡沫中盲目下注。歷史教訓與科學研究均已指出,人類預測未來可能發展方向的能力十分有限。回顧1990年代時人們對互聯網未來發展的想像,幾乎沒有人預見會有像Google、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互聯網企業。
當時的投資確實有很大比例煙消雲散,但堅持下來投資人與企業後來也有斬獲。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之於金融界,如同瀏覽器之於互聯網,好戲剛剛開場。也正因為金融科技處理的問題均牽涉到複雜的組職與監管因素,難以速成。但這些問題都是金融機構實際上遭遇、且有巨大商業誘因解決與改善的問題。相比於互聯網早期,目前投資人已將比特幣及區塊鏈相關的投資領域分成七大方向: 整合通用服務、區塊鏈基礎建設、數位資產交易所、數位金融服務、移動錢包、支付服務、挖礦。每個領域皆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
若是僅針對區塊鏈技術,目前可以想像的應用如下,且每個應用都已經有新創企業在研發:
- App開發過程中程式碼模組的所有權憑證;
- 數位內容的儲存與傳送;
- 數位資產交易市集;
- 點對點價值轉移與交通工具分享;
- 面向銀行、電商、博彩與線上遊戲業的數位信託與托管服務;
- 智能合約、數位化企業的組建、權益轉讓與公司治理;
- 數位化股權及產權的交易、轉讓與憑證化;
- 既存合約與法律文件的數位憑證化;
- 分佈式計算機網絡儲存服務;
- 家庭自動化與智能電網;
- 消費者私密資訊保護;
- 分佈式醫療大數據及數位病歷管理;
- 分佈式計算資源雲端服務;
在已經可以想像的、商機巨大的應用領域當中,深化金融市場數位化、去中心化與資產憑證化的領域最令我關注。一個主因是剛加入Digital Assets Holdings (DAH) 的華爾街資深銀行家Blythe Masters。
不論從何種角度評估,Blythe過去二十年的華爾街經歷基本上是傳奇: 28歲就當上摩根大通的董事總經理,組建並領導大宗商品交易業務,發明信用風險互換合約,開創了在上次全球金融海嘯前規模達到58兆美元信貸衍生品市場。戰功如此彪炳如她,甫於辭去摩根大通職務一年後加入了Digital Asset Holdings,原因無他: 區塊鏈。
如我在《金融物聯網時代,律師也得寫程式》一文中提到,人類組織調動資源的通訊網絡,可以粗分為中心化、去中心化、與分散式三種。網絡上的節點,可以是個人、企業、甚至各種硬體與軟體。節點之間的價值交換,都可以被某種程式語言規範。目前的大型金融機構,基本上是以中心化 (centralized) 的範式在運作。在這樣的模式下,銀行好比一座座高牆內的城堡。雖然一直都能互通有無,但從用戶與資本市場的觀點而言,其實並未真正達成在底層的資料與信息的共享。資訊科技的進步,使得金融機構的前台業務,尤其是面向資本市場的交易與投資部門,運作速度已經到了微秒甚至毫秒級,但中後台交割結算的作業能量仍然是在小時、天、甚至週的「龜速」。金融海嘯之後,全球金融監管單位紛紛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控,更高更瑣碎的報告,信息與數據透明度,以及更嚴格的資本安全邊際,對面臨低利環境、營收與利潤增長大幅收縮的金融機構而言,是嚴竣的考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恰好提供了一個降低作業成本與提高資本運用效率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