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後一百二十小時,遭「韓流」狂洗慘敗的民進黨「檢討動作」頻仍,請辭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第一時間留任同樣請辭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同時預告內閣和黨務人事都會調整,相信民進黨會「轟轟烈烈」的檢討,結果第一砲先轟向北農總經理,去年「轟轟烈烈」就任的吳音寧,瞬間「轟轟烈烈」被董事會解職;內閣不動如山,這個不稀奇,稀奇的是一則快訊傳遍媒體:立法院長蘇嘉全擬辭院長競選民進黨主席,儘管總統府否認而蔡英文表示黨員有智慧做出選擇,但蘇嘉全議長不當要改當政黨主席,看來有風有影。
民進黨肯定沒有意識到,在民意觀感中,敗選後的內閣不總辭,却讓立法院長辭職,是多麼荒謬的景象;而這正是民進黨敗選的關鍵原因:在他們的眼中心中只有民進黨的執政利益或選舉利害,沒有最大多數民眾的心向;不論是賴清德留或蘇嘉全辭,最優先考量是減少權力震盪,還要顧及派系平衡。民進黨同樣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考量照顧的民進黨人的情緒,却與民意觀感又再疏離一大步。
綠委是爭議政策的幫兇,導正爭議找嘸人負責
先談賴清德從堅持請辭到一夕留任,連同黨同派系的立委段宜康在都拍桌大駡二十分鐘,身為民進黨火線重砲手,段宜康每一句都像在駡自己在內的綠委們:「黨產條例、促轉條例很重要,但與人民生計無關」─追究附隨組織他是狙擊手,一路從紅十字會追到婦聯會;「前瞻沒什麼不好,但不能讓選民看到薪水變高,生活變好」─這是包括段宜康在內的綠委大打群架後通過的,而且,司法院還拒絕受理在野立委提出的釋憲聲請案;他沒提年金改革,但府院一肚子憋屈只差沒駡出口,本來平衡的方案就是到他手裡失衡;他沒提北農爭議,幸好新潮流支持的人選並未就任,才讓蔡英文屬意的吳音寧當了祭旗;他也沒提九合一選舉藍營在打出「1124滅東廠」口號前的關鍵訴求「拒投民進黨,台大有校長」,中研院士管中閔當選台大校長後,就是民進黨團簽署提出主決議,要求教育部不得聘任,引發政治干預大學自治後才撤案,而此案吊懸十一個月,民進黨立委始終是幫兇。
質言之,賴清德內閣任何政策激起的民怨,民進黨立委至少都當了八成幫兇,既無從扭轉錯誤的政策,甚至經常讓爭議政策雪上加霜。婚姻平權前後矛盾、勞基法二修腹背受敵、能源政策前後扞格,哪一樁沒有綠委的角色?賴清德要加強綠委的決策角色,情況到底會更好還是更糟,實在難測。最重要的,所謂爭議政策的導正,可以沒有人負責嗎?
閣揆留任自陷兩難,內閣改組與否都將成為笑話
持平而論,行政院長要不要為地方選舉負敗選之責,是可以討論的,就像二0一四年大選,敗於兩岸服貿掀起的學運浪潮推波,馬政府的行政院長江宜樺需不需要請辭?服貿決策在總統,但學運處置在政院,江宜樺說辭就辭,同樣只剩下一年就要總統大選,政局不艱難嗎?最重要的,賴內閣一大半首長是四個月前改組時上任,當時即號稱是展現賴清德意志、為九合一選舉準備的「戰鬥內閣」,如今戰鬥失敗,全員生還好官我自為之,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