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基因編輯技術,就能終結家族遺傳疾病的宿命?!站在醫學倫理的立場,最有資格對基因編輯技術抱持期待者,莫過於因罹患罕見遺傳疾病,雖擔心病延子孫,仍渴望繁衍健康下一代的罕病家族。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強調,病友樂見基因編輯技術在基因治療上有所突破,但不奢望就此終結遺傳疾病;更不希望基因編輯技術遭有心人濫用,作為製造「複製人」、「完美寶寶」……牟取暴利的工具。
所謂罕見疾病,意指罹患率極低、人數極少的疾病;目前全球已知罕病多為遺傳性疾病,只有部分為非遺傳,或者原因不明的疾病。根據統計,國內目前經衛福部公告認定的罕病共有220種,已知病友人數約1萬5056人,是相當少數且孤立無援的一群。
遺傳性罕病大致又分顯性遺傳與隱性遺傳,前者指父或母為發病者,則其子女不分性別,每胎均有50%機率罹病;後者則指父母雙方皆為隱性帶因者,則每胎子女不分性別,約有25%完全正常、25%罹病,以及50%成為帶因者的機率。
罕病家庭悲歌
陳莉茵說,罕病家族最常見的型式,就是父及母皆為隱性帶因者,雙方在渾然不知彼此有著相同基因缺陷的情況下組成家庭,直到生下的子女突然發病,歷經四處求醫,以及一次次的基因篩檢,最終才揭曉子女罹病原因,竟是父母遺傳缺陷基因所致的秘密。
為人父母者看著心肝寶貝因病受盡折磨,一開始因病因不明,即使散盡家財,仍找不到治療方式;到頭來又發現子女身患罕病的原因,竟是源自自己的基因缺陷……,那種難以言喻的心痛與自責心情,實非一般人所能想像。
或許有人會問,若因不知情生下罕病兒便罷,為什麼還有父母明知自己有基因缺陷,卻遲遲不肯死心,甚至仍一次次受孕,只為了能夠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
罕病基金會副執行長楊永祥搖搖頭說,有上述想法的人可能沒有想到,期望與心愛另一半繁衍後代是人性的本能,罕病病友也是人,自然難以例外。更甚者,天心父母心,部分家長雖因懵懂生下罕病兒,舐犢之情卻未曾消減,又考慮年齡差距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才更想為罕病兒添個健康的弟妹,以為下半輩子家庭的後援。
「正常基因」也可能生下罕病兒
身兼罕病家族遺傳諮詢專家的罕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一般人可能會認為,罕病家庭的父母八成連做夢都在期待,某天一覺醒來,家族遺傳的缺陷基因已奇蹟般被修正,遺傳悲劇就此終結……,而果真如此,基因編輯技術的誕生對罕病家庭而言,豈不就是美夢成真?!殊不知罕病家庭多比一般人更瞭解:遺傳疾病將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永遠無法徹底擺脫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