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一位長年旅居法國的婦女說,法國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幾乎是為高三的哲學課做準備。他們推展哲學最基本的說帖是,要培養年輕人「思辨和邏輯」能力。
法國高中會考哲學科,4個小時只寫一題,厲害的學生可以字體工整寫滿15頁,幾乎是一篇小論文。這樣的功夫不是天生的,吃再貴的補腦劑都沒用。法國人從小學起就逐步訓練書寫和閱讀習慣,直到高三。換句話說,十年磨劍,訓練閱讀理解、語文表達和書寫能力,就是為了高三的哲學課做準備。
他們哲學考試題目如:
「如果國家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我們是否必須尋求真理?」
「工作能讓我們獲得什麼?」「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嗎?」「工作的價值是否只在於『有用處』?」
「人應該竭盡所能地讓自己快樂嗎?」「是否只要有選擇就算自由?」「藝術作品是否培育了我們的感知?」「藝術家是作品的主人嗎?」「法律的定義是否就是正義?」
法國高中哲學會考的考題每年都是個震撼,讓年輕人看到這樣的考題「感動得哭了,因為感覺考生受到尊重。」但台灣的高三學生甚至大學生回答不了以上這些試題,因為他們從小學習就是在選擇題、是非題或簡單的問答題裡盤旋,孩子的思考能力被所有的選擇題與是非得搞得四分五裂,支離破碎。
台灣中小學生平時考與指考等,無論哪一科,多半是選擇題,有單選,也有複選,理由是方便改考卷,複選題是擔心學生亂猜,這樣又如何培養會獨立思考與表達能力的人呢?雖然有作文,可是題目都沒有甚麼水準,考不出學生的思辨與表達能力。平時考題甚至會問學生一些很幼稚的問題,例如:《
》的作者是誰?1.查理巴哈,2.李察哈巴,3.李察巴哈,4.查理哈巴。這樣幼稚的問題實在令人很受傷,畢竟考不出學生的水準。會出這樣問題的老師,水準有夠差,怎麼能為人師表?事實上,這樣的老師在各級學校所在多有,是否誤人子弟?為何不問學生,看完這本書的感想為何?它象徵的意義為何?
換言之,台灣中小學平時考大部分看似很有「水準」的題目,充其量只是用來訓練你「瞄準」的能力,你只看到標的,卻看不到周圍環境,更不知道「獵物」從哪裡來?甚至,為什麼「瞄準」?同時學生在作答一些題目時,必須聚精會神看清楚每個字,以便符合課本裡的標準答案,因為標準答案通常是學生求學時的學習指南,沒有標準答案自己就不知怎麼寫。學生也很少問問題,總認為老師講的都是對的。這樣又如何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呢?難怪補習班到處是,也無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