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宣布明(2019)年2月1日起全國停售、禁用巴拉刈,坊間傳出不少囤貨現象,對照日前南投縣一名國中生誤喝巴拉刈、送醫不治身亡的事件,農委會今(11)日再次強調,部分農民在家囤積巴拉刈存在很高的風險,目前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正研發巴拉刈的替代產品「壬酸(NA-yci1)」,有望在明年的下一季正式上市,望民眾在禁用巴拉刈後配合將多出來的農藥退回原銷售管道處理。
巴拉刈在國內主要有除草劑、落葉劑2種用途,可合法用在6種作物上,包含作為柑桔類果園、茶園、蔗園、豌豆園雜草、耕犁前田面雜草的除草劑,另外還可作為紅豆採收時的落葉劑及乾燥劑,讓植株一致、且快速地乾燥,方便收割機採收。但因其本身誤食後難以醫治、致死率高,在社會上存在許多爭議。
巴拉刈明年起禁用 農民趕緊囤貨、業者加量生產
農委會自去年10月公告禁用含巴拉刈之2種農藥的期程後,今年2月1日起已經禁止該農藥的加工和輸入,並預定從明(2019)年2月1日起全面停止分裝、販售與使用。待明年禁用後農民若繼續使用,經查將可處以1萬5到15萬元的罰款。農委會呼籲,今年雖還可使用巴拉刈,但全面禁用後,農民應將多餘的巴拉刈退回原本的銷售管道,由業者進行廢棄處理、或者賣到國外。
但禁用消息傳出後,不少農民趕緊囤貨在家,連帶業者也加量生產,往年巴拉刈每年的用量約為400到600噸,去(2017)年卻暴增到1000噸,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馮海東說明,推測是因為今年2月起國內雖禁止生產巴拉刈、但還沒禁用,業者遂在去年連帶生產2年的份量,平均來看並未增加。
不過農委會也指出,依歷年作物面積的統計顯示,每年巴拉刈至少有40到80%的藥量不是用在登記過的許可範圍內,不論是農用或非農用都有可能。馮海東表示,我國最高曾在1992年有66個劇毒性農藥,明年扣掉巴拉刈就剩下9個,政府一直都在尋求高風險藥物的退場,但一定會考量到替代方案,目前巴拉刈核准的6種用途也都有其他藥物或相關技術可替代。
壬酸、氯酸鈉、巴拉刈 優缺點比一比
農委會藥毒所長費雯綺舉例,去年新登記的氯酸鈉、還有藥毒所目前正在試驗的壬酸(NA-yci1)都可用作紅豆採收的落葉劑。不過氯酸鈉價格是巴拉刈的2到3倍、造成植株乾燥效果不一,有農民反應會讓機器卡住、不好用。
至於目前還在進行大規模實驗中的壬酸,費雯綺說,壬酸和巴拉刈一樣,產生的乾枯效果很一致,便於機器採收,且估算出來的價格相當;同時壬酸是一種脂肪酸,具備低殘留、分解快、毒性低等特性,費雯綺表示,壬酸本身很安全、故不需訂定容許量,待完成技轉、進行登記與安全審查後,預估明年下一季就可以上市。
馮海東說,原則上希望漸漸讓其餘9種劇毒性農藥都一一退場,但一定要先有替代藥物或技術才行,其中用於倉庫燻蒸的好達勝與磷化鎂,屬於全世界通用、還較難找到替代藥物;然另外有4種農藥用於清除線蟲,農委會目前正在尋找可替代使用的新藥劑,若能成功引進、該農藥的退場機率就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