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的午後,若開著車子一路往北,沿著淡金公路前進,從淡水開始,海就不曾消失在視線以外。路上經過白沙灣、老梅社區、石門洞,然後就是核電廠。這是台灣第一座核電廠,從1979年開始商轉、到今(2018)年的12月5日屆滿40年效期,正式步入除役階段。
數棟灰黑色的水泥建築、溪流筆直通向大海是為放流水口、廠區中間隔了一座小山、還有電廠門口旁略顯突兀的十八王公廟,對於許多80年代後出生的人,核一廠就是核一廠的樣子,對於年過半百、世代居於此地的石門人卻不然;也許多數人都聽說那裡是兩蔣時代欽點的十大建設之一,卻不曉得那條溪本該是蜿蜒的、依傍石門曾經最多人聚集的乾華村以及乾華國小。
這裡曾經有山有水、充滿茶香
乾華溪谷地區舊稱阿里磅,過去乾華村裡以練姓家族為最大宗族,乾華國小則匯聚了來自草里、茂林、乾華三個村莊的學子。日據時期,石門約有6、7家大型茶廠,阿里磅紅茶更是知名的外銷品牌之一,乾華溪谷四周的山坡上都是茶樹布成的梯田。對於現年96歲的練秀妹(化名)來說,茶山就是兒時最鮮明的回憶,打自5、6歲起,每日天剛亮就得上山採茶、撿柴。
但這樣的記憶很短暫,練秀妹還小就被許了人當童養媳,離開乾華村。10幾年前,她和小時候的手帕交邱昭順(化名)一起搬到茂林社區,但原來的故鄉早已回不去了。196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為穩定供應更大的供電量,政府核准興建核一廠,並選定乾華溪谷為場址,而後國際上爆發中東石油危機,火力發電成本大增,政府把核一廠列為十大建設之一,更顯迫切。
核電廠拆散了居民,「就像蜂巢被弄破」
自核一廠決定興建後,乾華國小不得不遷移,乾華村裡的居民四散,或投靠親戚、或隨工作而居,原有的田地化成微薄的補助金,紛紛搬往三芝、金山、基隆、台北…等地。戒嚴時期的黨國威權體制下,容不得半點反對的聲音,即便到今日,要練秀妹談談族人遷去哪了、或政府徵收土地時的情形,她也只肯透露,曉得要蓋電廠、其餘什麼也不知道。
「大家都滿世界搬啦,就像蜂巢被弄破,裡面的蜂就四處飛。」90歲的邱昭順笑著在一旁打比喻,「後來我們兩個老人就一起回來這邊住,像度假似的。」現在她們一起住在一幢簡陋的房子裡,兩側雜草叢生,從門口一眼望進就能看穿整個屋子。
地方繁榮的希望,最後卻帶來失望
核電廠是什麼,50年前在地方上沒有人理解。對於一些人來說,那代表新的打工機會;對於一些人來說,那是被國家選上的光榮。回鄉種茶的李宗烈回憶道,當時鄉下人窮,農閒時若要打工,要嘛去瑞芳挖煤礦、又或是出海捕魚,核一廠的興建需要大量土木工程的粗工,便成了地方人就近賺錢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