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公車亭到處可看到《明鏡》周刊「不要怕真相」的廣告。在這個假新聞氾濫與政客說謊成性的時代,像《明鏡》周刊這樣勇於揭發醜聞與追求真相的媒體,顯得難能可貴。
諷刺的是,這家頗具影響力的德國媒體,近日卻爆發記者造假的醜聞,而且主謀是業界一致看好的年輕記者,讓信譽卓著的周刊很難堪。
《明鏡》(Der Spiegel)周刊是本綜合性的新聞雜誌,不論紙本或網站在德語世界都相當有影響力,每周紙本銷售量達70萬份。它尤以批判性著名,政治人物登上《明鏡》周刊,往往等於政治生涯被判死刑,因此常被視為戰後德國民主的驕傲。
公信力是媒體最珍貴的資產,《明鏡》周刊能有今天的地位,首先歸功於嚴謹的查證和把關。走進漢堡(Hamburg)總部的一樓大廳,馬上可看到牆上斗大的幾個字:「是什麼,就說出來。」(Sagen, was ist.)這是創辦人奧格史坦因(Rudolf Augstein)1947年創刊時留下的信念。
自創刊起,周刊內部的自律公約就明說:「任何在《明鏡》刊登的新聞、訊息與事實都必須是正確的...《明鏡》沒有更正的本錢。」《明鏡》的每一篇報導得經主管、法務部門、總編輯部和核稿編輯的層層關卡,最後再由文獻中心審稿,尤其後者可說是周刊最自豪的部門。
文獻中心(Dokumentation)成員有60人,由學有專精的歷史、物理、生物、伊斯蘭專家組成,任務是找出報導的破綻,在內部有「記者的天敵」之稱。正是因為《明鏡》周刊的自我要求比別的媒體都高,願意為報導的正確性投入資源,許多德國年輕記者的夢想就是進入《明鏡》周刊工作。
33歲的瑞隆茨歐斯(Claas Relotius)專長是近年風靡歐美媒體圈的深度調查報導,年紀輕輕作品就散見德語國家各大報。他個性低調,同事多對他讚賞有加,且幾乎年年獲獎,備受同業肯定,還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封為年度記者。
瑞隆茨歐斯身為《明鏡》周刊的王牌記者,深受主管和讀者的信賴,踢爆他需要相當的勇氣。他11月刊出的「獵人的邊境」一文,寫的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民兵守衛邊界、阻止難民從墨西哥入境的故事。共同作者莫雷諾(Juan Moreno)在核稿階段就發現有造假嫌疑,向主管報告卻未被採信,乾脆自掏腰包去現場查證,才發現這篇報導的主人翁「獵人」根本不曾接受瑞隆茨歐斯採訪,終於揭露這個德國新聞界近年來最大的醜聞。
瑞隆茨歐斯在《明鏡》周刊工作7年,共寫了60篇報導,從周刊12月19日在網站自行揭露醜聞到今天23日,已確定至少14篇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