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核彈燎原、海水滅頂 台灣友邦馬紹爾群島的水與火之歌

2015-12-19 08:00

? 人氣

馬紹爾群島直到1986年10月才獨立,當時美國政府提供1億5000萬美元的補償基金,並且每年提供數百萬美元的糧食、環境、醫療援助,但飽受核爆後遺症荼毒的島民,顯然認為華盛頓該負的責任不止如此,雙方的訴訟戰纏鬥數十年,至今無法達成共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一種「輻射落塵」

島民要的不只是經濟補償和美國居留權。《華盛頓郵報》一篇精彩的專題報導指出,美國摧毀的不只是海島、汙染的不只是環境,美國也摧毀、汙染了一個文化。馬紹爾群島的文化植根於資源的共享、生態的平衡、對於大自然動態親身體驗累積的知識。然而核爆之後70年,除了癌症與遺傳性疾病的陰影,群島還瀰漫著另一種「輻射落塵」:受害者情結、隨著美元湧入的貪腐與倚賴性與文明病。

年輕世代的馬紹爾人酗酒情況嚴重,島上學校教育問題叢生,自殺率偏高,肥胖問題猖獗,頭號死因居然遇糖尿病。美國人類學家阿爾卡雷(Glenn Alcalay)甚至說:「我們偷走了馬紹爾人的未來。」

挺過核爆 但海水來了

如今,挺過67次核彈爆炸的馬紹爾人,發現自己恐怕會滅頂於一項新的威脅:海水。全球暖化加上信風(trade wind)的變化,太平洋部分地區的海平面過去30年來已經上升約30公分。每個月總有1至2次,許多島民的住家會被大潮泛濫。汙水帶來疾病、鹽化地下淡水水源。在面積最大、也是首都所在的馬久羅島(Majuro),2013年一場大潮嚴重損壞數百戶民宅,學校也被迫停課以收容災民。同一年,島上的機場也因跑道潮水泛濫,暫時關閉。

「Castle Bravo」氫彈爆炸時,馬紹爾外長迪布倫年方9歲,那天他和爺爺在海邊釣魚,「短短幾秒鐘之內,整個天空變成紅色,就像有人把一只魚缸罩在我頭上,然後灌血水進去。」

核爆難民與不斷被淹沒的小島

比基尼環礁由23個小島組成,1946年美國核彈試爆登場之前,大部分島民遷徙到基利島(Kili Island)。這個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岩石嶙峋的彈丸之地,如今聚居500多名比基尼島民的後人,島上沒有潟湖(lagoon),糧食與燃料全靠3個月一趟的補給船維繫。今年2月,一年一度的「王潮」(king tide)淹沒整座基利島,島上的淡水儲備全毀。

上個月迪布倫造訪美國國會眾議院,呼籲美國修法接納比基尼島民移民,他的致詞中有這樣一段話:「看看比基尼環礁與基利島,你怎麼能夠將核爆問題與氣候問題分割開來?基利島的情況正是典型的雪上加霜:一群核爆難民困守一座深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小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