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慶城順利攻破,元兵統帥福壽戰死,陳埜先手下大將康茂才率眾來歸。朱元璋將集慶改名應天府,取「上應天命」的意思,並召集地方父老講話,說:「元朝失政,生民塗炭,我來是為民除害。你們各守原本職業,不必擔心。賢能君子願意相隨立功者,我會禮遇重用;原本不好的法令,一律廢除。」
【贊】
本章寫到這裡,從朱元璋身上看到本書前面很多人的影子:砍斷船纜讓軍士沒有退路,有項羽「破釜沉舟」的影子。用「前面太平城有得是子女玉帛」激勵士氣,有曹操「望梅止渴」的影子。
卸甲安枕由降卒宿衛,有劉秀「推心置腹」的影子。召集父老講話,盡除元朝苛法,有劉邦「約法三章」的影子。
於是印證了前章說的,朱元璋雖然是小沙彌投軍,可是他人在軍中卻看了很多書,學到這些開創大業的前人故事。更由於他胸懷大志,在狀況需要時,能將這些成功的作為,複製到自己的事業上。
拿下集慶之後,派出將領攻取周邊諸縣,擴大勢力範圍,陸續建置鎮江府、廣興府等,接受諸將推舉為「吳國公」,建立政府。
當時的起義軍,稍有規模就稱王、稱帝,為什麼朱元璋只稱「公」?
因為有一個人給了他一個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也就是將應天府修築成為敵人攻不下的城池,積聚足夠打天下的糧草(只要糧草足,不愁沒兵源),同時不急著稱王,以免樹大招風。這個建議符合朱元璋最初的「低調壯大」原則,而且更清楚、易記並具體。
做這個建議的名叫朱升,曾經在元朝做過學士的官,朱元璋在攻下徽州時,派人請來朱升當面請益。另一位當過元朝官的是劉基(劉伯溫),是在平定浙江過程中,派人致函並重金禮聘;跟劉基同時受聘的是宋濂,後來官居知制誥(幫皇帝起草詔書)──朱元璋在應天說的「賢能君子願意相隨立功者,我會禮遇重用」不是場面話。
【贊】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訣流傳至今,廣受引用,但是後人多半死背句子,不通時勢,反而誤用了。
最明顯的例子是清朝時洪秀全,太平天國一路從廣西打到金陵,然後就不走了,只派出將領四出征伐,幾個王留在金陵城裡享樂,乃至相互殺伐。後來各路軍都失利,回守金陵,最終被湘軍攻破圍城,諸王都「進了天國」!
洪秀全應該讀過朱元璋滅元的歷史,可是他不能審度實情──當時的滿清並沒有元朝末年那種天怒人怨,飢民滿天下的情況。另外,朱元璋軍紀嚴肅,人民都歡迎他的軍隊到來。相反的,當時人民愛鄉保家,而太平天國軍紀不佳,人民稱之為「長毛賊」,因此各地都自組鄉團跟抵抗長毛。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著《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朝?》(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