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寫這篇專欄的此刻,我人正在東京休假,腦袋累積了忘年會季節過多的酒精殘存,走在百萬遊子歸鄉後一瞬間淨空的東京街道,打開電視也淨是回顧三十年的平成等各種節目,別說年末感,根本就是時代尾聲感十足。
我打開電腦檢視了一下2018年已經刊登的51篇專欄,發現過去一年我寫了不少獨角獸新創上市的分析文章。隨著Uber和Lyft也都各自申請上市,2019年看起來也會是一堆獨角獸走入陽光下的狀態。溫故知新, 2018年這最後一篇的專欄——當然刊出時應該已經變成2019年第一篇專欄——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短短一年中,這篇專欄曾經討論的獨角獸上市截至目前為止的股價表現。
和併購退出不同,新創一旦上市後所有的經營數字就會攤在陽光下,股票市場也會無視創辦人和員工情緒地每天每分每秒給出「評價」。當然對於有幸投中這些上市的獨角獸新創的風險資本家們,過了三個月到半年的閉鎖期就能夠順利售股獲利(或者認賠)了結,從此不再與卿相干(除了持續嘴砲的權利),但創辦團隊的挑戰多半才剛開始。
過去一年本專欄分析過的上市案一共有:Spotify、Dropbox、Docusign、小米、Mercari、Adyen、Sonos、Eventbrite、SurveyMonkey以及Beyond Meat。其中Beyond Meat是在十一月底申請上市的,目前還沒有完成認購和開始交易,所以我們就不在此討論。
上面是九間獨角獸上市後至今的股價表現,其中1810.HK是在香港上市的小米,4385.T是在東京上市的Mercari,我最後並加上納斯達克指數(^IXIC)作為對比。由於每一間公司上市時間不同,曲線的長度也不同,另外Yahoo! Finance的繪圖系統在起始日的相對百分比上似乎採取了上市認購的價格,而非首次交易價格,所以有些股價的起始值高於0%。不論如何,這些股票年末封關的股價百分比變化大致符合我追蹤它們到現在的趨勢,所以我們就單純以這些數字來討論。
大家可以看到納斯達克在過去一年下跌了5.21%,如果以此為基準,超越大盤表現的獨角獸只有六月在阿姆斯特丹上市的丹麥金融新創Adyen,以及矽谷雲端簽核新創Docusign,其他的公司股價都跑輸納斯達克指數。
以現在市值來看,Adyen約為13.7B歐元,大約美金$15.7B左右,DocuSign則是$6.7B。在最近幾個月科技股哀鴻遍野的局勢下,能夠有這樣相對大盤穩定的表現,說穿了就是兩家公司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能力都很強,前者一季可以產生超過$60M的營運現金流,後者也有$20M以上,產生現金的能力永遠是股價最好的支撐工具,在這兩家獨角獸身上也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