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在線》KPI的績效主義如何侵蝕臺灣的大學教育?

2019-01-08 06:30

? 人氣

作者指出,當KPI以其無比膨脹的高姿態凌駕於所有大學學術活動之上時,我們早已忘了KPI原本用以輔助教學與研究的初衷。(資料照,蘇仲泓攝)

作者指出,當KPI以其無比膨脹的高姿態凌駕於所有大學學術活動之上時,我們早已忘了KPI原本用以輔助教學與研究的初衷。(資料照,蘇仲泓攝)

臺灣近二十年來,在教育部和科技部迷信「新管理主義」的迷思下,以競爭型獎補方式搭配各式績效評鑑,造成臺灣各大學校園原本多元、深邃的學術生命力,全面性的被量化數字和指標所扼殺,尤其是企業管理中常用的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簡稱KPI),更被廣泛地運用於大學評鑑與計畫執行之中,將大學裡的時間、空間、研究及教學活動等諸多不可共量、不可化約的異質面向,換算成等量齊觀且具有交換價值的數字和指標。再加上這兩部會的許多計畫之提出,常欠缺深思熟慮的規劃或忽視審議式民主的程序,缺乏永續性的政策總是如煙火一般,在煙花易冷之餘卻衍生許多非預期的後遺症。致使各大學基層的計畫執行者總是戲稱KPI為「加悲哀」的臺語諧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儘管人事不斷更迭、計畫不斷翻新,但績效主義的管理模式卻奇蹟似在臺灣教育官僚系統中根深蒂固,成為評量高等教育的核心信仰與唯一標準。從頂尖大學計畫、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大計畫、科技部各項計畫,乃至校務、系所專業評鑑和內部教師評鑑等,大學校園和大學知識分子們一方面瘋狂地搶奪政府計畫,一方面窮於應付各類評鑑和訪視,造成的是整體高教盲目的過度動員,使得各類研究與教學逐步地變相淺碟化和速食化。

其實,這樣的大型計畫案與各大學動員執行的情景,其實我們並不陌生,畢竟這樣的循環,已經在臺灣高教體系裡跑了快二十年了。但是,本文所持的疑問是:經過近二十年來各種大規模教學計畫的執行之後,臺灣的高教現況究竟變得多「進步」或多「美好」了嗎?實際上臺灣目前的高教情狀,非但沒有因為這些大型計畫的執行而進步,相反地,現今的臺灣高等教育卻在執政者好大喜功急欲速效的心態下,逐漸侵蝕著臺灣百年來累積不易的學術基礎。

首先,我們來檢視一下以教學為主的競爭型獎補助(如教學卓越計畫),我們馬上可以發現:各大學為了搶奪計畫資源,在教育部所訂定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指引下,紛紛打腫臉充胖子,寫出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計畫,然後隨著計畫的通過,這些多如牛毛的KPI指標,開始成為校園內所有教職員生的惡夢。因為那些原本就是過度高估的KPI成效,勢必佔用教職員生極大體力與時間的血汗勞動,或是逼迫著教職員生為達成長官們交付的KPI任務而假造或誇大計畫的執行成果,甚至為了符合這些誇大不實的KPI指標而巧立名目核銷經費。最令人不齒的是,在這些大型教學計畫的背後,更涉及臺灣教育界學官兩棲所衍生盤根錯節的裙帶關係,以教育部或國立大學退休官員、教授豐沛的人脈關係,以球員兼裁判的姿態,打通申請計畫的大門,枉顧高等教育的理念,斬斷臺灣教育的未來命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