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過世二十八年忌日,馬英九總統、國民黨主席,總統候選人朱立倫、親民黨主席,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先後往頭寮謁靈;站在蔣經國靈前,三人所想容或不同,外界看他們是爭搶「正藍」票,其實他們應該跟蔣經國報備一聲:正藍票在他們手中散了,國民黨在他們手上,還要再輸一次。
想像一下,蔣經國晚年說過「台灣的政治,遲早是台灣人的」,面對徒子徒孫老在靈前愧悔國民黨又垮一次,會有什麼反應?
宋楚瑜比馬英九、朱立倫早兩天去,待的時間也久,繞室三匝,不忘談談他與經國先生的舊事,提醒大家蔣經國對他的照顧和指導,而他則是蔣經國晚年推動民主化的執行代表號,他說,「向經國先生保證,要幫經國先生找回基本路線和原則」;宋楚瑜忘了,從他脫離國民黨自立親民黨開始,他就不再有壟斷「蔣經國路線」的權利,更何況自選舉以來,他三番兩次聲言,國民黨招牌不行了,宋楚瑜自創招牌也是個方法,但老店沒垮盡,總不成把別人家的祖師爺硬搬到自家吧?新黨自創品牌,至少沒巴著蔣經國要奶水,貼著孫中山勉強說得過去,孫中山自己手上就不知改了多少次政黨名號。
蔣經國晚年推動民主化,把台灣政治放手還給台灣人,既聲言自己也是台灣人,更聲言蔣家人不能也不會競選總統,蔣經國不會不明白,民主不能回頭,一旦跨出去,除非政黨成功轉型,否則就是崩解的開始。國民黨的轉型從李登輝繼任起算,很遺憾二十八年過去,國民黨的轉型竟如此遲緩、甚至倒退。
比方說,黨產處理迄今未竟全功,成為阻礙政黨爭取民心的大石頭;地方派系歷經政黨輪替的翻洗,民進黨執政縣市不是斬斷就是漂白,國民黨地方執政一敗再敗,卻始終擺脫不了地方派系的迷障,搞到如今有派系贏不了沒派系倒更快,真成了國民黨維繫政權的鴉片,這是轉型遲緩的例子。
至於倒退的,只舉一個例子:人才養成。蔣經國走了二十八年,他的「催台青」政策到現在還是典範,沒有催台青就難有後續的民主化,除了催台青之外,行政、立法和黨務,蔣經國以三線並進的方式尋覓人才,蔣經國離世後二十八年來,政權翻手雲覆手雨者,大半是蔣經國學校出身,包括李登輝,一九八0年代能擠身台北市議會、立法院者,大概就是最後一波了,朱立倫若非有岳父高育仁的支持,能不能從財經學者轉進政壇大有疑問。宋楚瑜含淚懷念蔣經國,剖心剖肺自陳七十老人不放棄,卻沒想過為什麼親民黨迄今還是「一人黨」?馬英九就不必提了,執政八年他能啟用的年輕人多了,最終還是壓箱底的毛治國陪他走最後一哩路。勉強算一個年紀最輕的徐巧芯廁身今年的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雖然,搞不清楚為什麼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