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完了,一場「民主嘉年華會」也隨之落幕。贏的一方歡天喜地,輸的則落寞抑鬱。總歸,在1月16號這天,選民們又當了一天國家和自己的「主人」。
但當人們激情冷卻,回歸現實後,無論藍綠的支持者,大多都會有一致的想法,「其實,選誰都一樣。」
自從1996年3月20日,台灣第一次舉辦總統大選,李登輝一任4年,陳水扁二任8年,馬英九同樣二任8年。台灣究竟是進是退?是向上提升,還是下沉淪? 民主選舉創造了一個,「公平」、「選賢與能」的權力分配機制,不過20多年運作起來,卻產生許多顯而易見的「後遺症」。
一、在野者、反對黨為了選舉、搶奪權力,從不只甘心扮演對執政者的監督、把關角色,而是費盡心思「扯後腿」,為反對而反對。如果對手作的有聲有色、成績斐然,反對黨哪有日後勝選、變天的機會;
二、選舉「很花錢」,政黨運作、輿論宣傳與掌控、競選造勢所需的天額經費,並非正常的政治捐獻(政治獻金)可以應付,而是需要財團或企業的大筆秘密捐獻。政客和政黨當選或主政,自然在施政和立法的過程回報這些「政治賄賂「,形成錢權交易。公共資產及財富的分配,快速流向資本權貴階級,貧富差距日益嚴重;
三、選票很重要,當然就要「討好」選民。政客會以過度福利,不必要的地方建設,來展現自己的「政績」。他們常會誇耀,自己為選區爭取了多少建設經費,而這些「建設」不少根本毫無實用和必要性,其中投資的金錢又會流入「政治賄賂」者的口袋。為了「討好」選民,不僅增加政府財務負擔,中央和地方政府舉債數字日增,而且排擠推動經濟發展的正常投資,形成惡性循環。 在以上因素之下,過去了整整20年裡面,台灣充滿政治內耗、建設停滯和經濟衰落。
代表性的結局是,一條臺北到台灣桃園機場,短短51.3公里的捷運工程,五度跳票,興建20年仍未通車。這項耗費43億美元的「重大建設」,歷經李、陳、馬三位總統,跨越藍綠執政。而在蔣經國時期,前後僅用了7年時間,就完成從南至北全長約380公里,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中山高。
臺北大巨蛋也面臨同樣的命運,從陳水扁、馬英九、郝龍斌,到如今的柯文哲四任臺北市長,這顆蛋「孵」了20多年。目前新上任的柯市長,覺得前市府與BOT投資商簽訂合約「看起來不合理」,以及對「公共安全 」有疑慮,所以勒令停工,完工之日恐怕遙遙無期。
建設拖遝、經濟惡化,造成台灣薪資倒退到18年前的水準,GDP掉落到四小龍之末。對生存現況的不滿,再加上政治惡鬥,自然孕育出臺灣社會各種對立。本省與外省間族群對立、老一代與年輕人的世代對立、中下階層與富有階級的貧富對立、本土與外來(中國)的文化對立,再加上統獨對立,已經使整個社會都處於緊張、矛盾的集體焦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