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貿易侵略感憤怒 與中國展開拉鋸戰
與白宮關係匪淺的觀察人士表示,羅斯與梅努欽都未能打動川普。總統雖然公開表示希望能盡速解決衝突,但私下為取消關稅設置了很高的門檻。川普深信不疑地認為,中國一直在占美國便宜,包括貿易不平衡、竊取智慧財產、強制技術轉移,所以在北京當局同意做出改變之前,都要讓中國的經濟不好過。
川普對賴海哲寄予厚望,希望賴海哲能夠把川普對中國貿易侵略的憤怒,轉化為(某種程度上)相應的政策。《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8年12月的報導表示,川普並未接受梅努欽先前的磋商,拒絕了財政部提出的3項協商,選擇採納賴海哲的建議,對中國加徵關稅。《華爾街日報》稱,賴海哲警告總統,中國在談判中缺乏誠意。
然而眾所皆知,善變的川普擅長與人鬧翻。他執政才2年的時間,官員人事異動就已經相當頻繁。可以預見的是,川普日後哪天也可能像他對其他被趕走的幕僚一樣,對賴海哲心懷不滿。
但是現在,賴海哲是對中貿易政策的主導者。他在高風險談判方面經驗豐富,將比前任代表更能贏得川普的尊重,也更有能力從中國那裡爭取到讓步。北京當局將無法簡單繞過賴海哲,也不能對他敷衍瞎耗。
「他堅信,這盤棋最後要看中國怎麼下」(the endgame is China),賴海哲的哥哥吉姆(Jim Lighthizer)在2018年9月的時候告訴彭博社(Bloomberg),「他相信,這將是一場與中國的長久拉鋸戰。」
難以捉摸的貿易停戰協議
賴海哲是對的,要迫使北京當局改變產業政策,確實需要好幾年的時間。原因之一是,中國目前急於擺脫中等收入陷阱,不希望像南非與巴西等國那樣繼續深陷其中。中國政府認為,要在全球價值鏈中快速爬升,關鍵在於培育國內的先進製造業。在中國決策者眼中,只有《中國製造2025》計劃才能推進中國的競爭力。即使中國領導階層調整政策(北京當局在2018年12月表示將修改該計劃,開放更多外國企業參與),也不太可能放棄國內企業的主導地位。
確實是積習難改。美國呼籲中國政府降低影響力,改由市場來決定該國的經濟。但北京當局還沒有準備好放那麼多權力給市場經濟。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剛成立的前30年都採取計劃經濟,當時私人公司幾乎沒有發揮空間。直到1978年才推行改革開放,允許設立更多私人公司。但即便到了今天,中國政府依然以由上而下的方式制定全國的經濟政策。即使國有企業的生產效率低於私人企業,北京當局也要確保,這些受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國有企業,持續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諸多強大的既得利益,都讓大型國有企業在中國2001年加入WTO之後,依然難以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