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以關稅報復措施相互爭奪利益,不只影響兩國的經濟,也在全球各國引起波瀾,進程如何、背後所深藏的意涵及所帶來的影響,均值得深入了解、探討。
美中貿易戰戰況愈演愈烈,9月24日起美國又對貿易規模達2,0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10%關稅,並揚言中國若不回應美國的要求,2019年起會將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內的商品稅率提高到25%,且不排除對所有中國輸美的商品課稅,亦讓這場仍看不到盡頭的貿易戰,不斷衝擊市場信心。
戰情發展至此,該如何評估美中貿易戰帶來的影響?現階段應從兩個層面著手:第一,這場看似無止息的美中貿易戰,還會上演何種可能的劇情?第二,「關稅」的貿易戰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與帶來多少損失。
貿易戰不戰 由美國民調決定?
先就美中貿易戰演進來看,美國總統川普(D. T r ump)之所以持續利用貿易戰做為武器,且態度頗為強硬,主要是搭著美國民眾仇中情緒(特別是共和黨籍選民)的順風車。
今年1月25日,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Center)發布一份名為「經濟問題在美國公眾政策優先程度降低」的民調報告指出,有73%的美國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問題是恐怖主義,與2010年有高達83%的受訪者認為經濟是政策的首要問題明顯有別(圖1)。而且,在19個議題中,國際貿易不但是美國人最不重視的問題,關注程度更只有38%,顯見其對貿易戰開打與否或目的為何,並不太在意。
但若真要開打,則《經濟學人》(T h e Economist)與YouGov於今年3月所做的民調發現,美國民眾認為中國不友善或將其視為敵國的比例分別為30%及11%,比例遠高於其他被美國以貿易戰對待的國家,如加拿大、墨西哥等,且以政黨屬性來看,共和黨籍受訪者敵意更高,有36%及16%將中國視為不友善或敵國。
透過這兩份民調,不難理解為什麼川普在9月24日執行2,000億美元關稅要分兩階段進行。一來是到年底前,關稅涵蓋範圍雖從500億美元提高到2,000億美元,但稅率只有10%,對美國經濟的殺傷力有限;二來在期中選舉前擺出對中國強硬的姿態可收買人心,堪稱一石二鳥之計。
中國以「拖」字訣等待選後結果
尤其是從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要求中國改進4項不公平貿易行為── 中國使用行政審查及要求合資來迫使美國公司進行技術轉移;中國剝奪了美國企業在談判中設立條款的能力;中國有系統性地對美國企業的資產進行投資及收購,以獲得大規模的技術轉移;中國支持並侵入美國商業網際網絡,獲取在商業上有價值的資訊等,即可得知貿易逆差並非美國最在意的問題,對中國政府以國家力量支持企業進行不公平貿易的不滿,才是啟動貿易戰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