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外產企業經濟領域的CEO們,對於2016以至未來五年,臺灣經濟景氣寒熱變化,都因為存在五個臺灣風險而普遍冷眼不予看好,尤其是在大選過後,湧現出更多悲觀展望,確實值得大家正視,並予深入審度觀察。
未來環境前景「高度不確定性」
跨國財務管理及會計師集團企業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2016年1月20日發布全球CEO看經濟景氣報告,對2016年全球經濟前景抱持「高度不確定性」看法,認為整體經濟情勢相當黯淡。有65%企業CEO判定2016年全球企業營收額及獲利率,都會大幅萎縮。
其中針對臺灣的前景看法,歸納認為:「政府過度監管」、「兩岸地緣政治動盪」及「新台幣過度非確定性波動」會對臺灣經濟前景,以及在台投資企業營運,帶來相當程度衝擊,以致並不看好臺灣經濟的2016年度展望及未來五年前景。
五個臺灣風險 讓景氣看好度從85%掉到47%
前此一天2016年1月19日公布的美國商會2016商業景氣調查報告,也有幾乎同樣的指述。早已在臺灣落地生根投資營運的主要美商企業CEO,對2016年以來及未來五年的臺灣經濟景氣,抱持樂觀看法的,也祇有47%,比起六年前看好度高達85%的景況,甚至於連其一半水準都沒法達到,這項嚴肅的警訊,的確非常值得政府主政當局與社會的普遍正視。
在臺美商企業領袖CEO不看好2016年以及往後數年的景氣展望,所準據的最重要五大風險變數,無一不會嚴重羈絆臺灣經濟的向上發展及社會的向前進步。
第一個最大風險變數是,臺灣面對市場需求改變的調適失能與失速。全球實物經濟構面上(real economy),近年來發生的「貨品貿易衰退」,「國際直接投資減縮」,「原油大宗商品大跌價」等所造成的製造業不景氣、全球供應鏈樣態形貌大改造,都無一不會嚴厲地直面撞擊臺灣經濟,這使得小型經濟體的臺灣,根本無力招架;而在全球象徵經濟構面上(symbol economy),所出現的:區域貨幣戰爭加溫延燒、國際資金大流出亞洲、股匯債市疾劇波動起伏的新格局,也都是肇致臺灣處於完全被動挨打境遇的另一項風險危機。
掌握市場需求大變遷的失能與失速
受到中國新常態經濟大放緩,臺灣本身內需市場的量能並弱,復加上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增高,都交糅限縮了未來臺灣對外經濟市場的可擴張限度。
而在肆應市場需求改變方面,對於臺灣產業經濟成長的壓制性更大:特別是國際市場的結構性遽變,反映在兩大構面,一是反映在全球性民生經濟消費需求行為與型態的大改變,已促使南韓、中國在過去幾年的急起用力直追,但在臺灣,卻全面酖於廿年不變地賣力內鬥內爭,根本錯失了跟風追進此一趨勢的積極性,也毫無為之精進努力的警覺性,以致已被全面拋擲落後,甚至根本遭到邊緣化;二是反映在另一個國際市場結構性變化構面上,亦即當全球供應需求價值鏈已然進行全面改造重組之際,臺灣也還是同樣懵然落後及被邊緣化。這可以從最近三四個月間,當美國美光、中國紫光企圖攜手臺灣廠商,以便共同抗韓,抵禦更大產業巨人南韓三星體制的全面攔路與全球壓制,臺灣卻因「紅色供應鏈恐懼症」而極力退縮閃避,勢必因此益加脫軌國際競爭,而遭國際市場主流趨勢所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