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計票結束,總統當選人宣佈的第一件事,是召開國際記者會。除了暗自稱許,我心中好奇的是,既是國際性,記者會的語言如何安排?當CNN的第一個問題語畢,蔡英文直覺似要用英語,但在快速看一眼團隊,確定他們準備好後,即以漢語回答,而由國際部副主任趙怡翔(Vincent)全程提供漢英逐步口譯。他台風穩健,口語清晰好聽,風靡全國觀眾,受封「口譯哥」。但他不是專業從事口譯的人,也引發許多討論,認為這樣的安排「不尊重專業」。
這樣一場即時全程攤在所有人眼前的國際記者會,在語言安排上有好幾種可能性,包括採用漢英雙軌同步口譯(口譯員隱身幕後),受眾自己選擇頻道;或當選人用提問語言直接回答,使國際受眾直接由她口中接收訊息。各種方式都有技術上的考慮,包括設備(耳機、口譯箱)、即時轉播需求(聲軌切換)、與經費。但最重要的考量應是以下兩者:受眾的語言偏好,與訊息傳達的準確性。當天的安排選擇了最不容易出錯的方式,讓台灣人民直接由蔡英文口中聽到熟悉的語言,再經由口譯將訊息以英語公開傳達。雖然稍微拖長了記者會的時間,但在取捨之下,這樣的逐步安排是正確的決定。由此觀點,該場合口譯員的首要任務,是以英語準確地傳達訊息,其他因素,包括是否受過口譯訓練,相對就不那麼重要。
I. 使用訊息接受者親切的語言
接受者對語言的親切程度,在大眾溝通上具有極高的重要性。筆者擔任公視「有話好說」節目訪問南非憲法法院前大法官薩克思口譯時,錄影前主持人特別為將以漢語提問致歉,薩克思立刻說:「完全不用道歉,你用漢語講是非常重要的。」即為深諳受眾心理的回應。影片中兩位雖使用不同語言,但對答如流且有眼神交流,彷彿語言隔閡不存在,專業程度讓主持人的女兒事後問:「爸爸,為什麼電視上你說中文,南非爺爺可以用英文回答?」
台灣人對於英語,有複雜的愛恨情仇:一方面肯定英文重要,也羡慕口語流利的人,但若是太過外顯,難保不被指責為賣弄。各位應該記得馬英九總統幾次以英語受訪所遭受的,特別是事後認為國外媒體對他的英語解讀不正確,要求更正所引發的爭議。相對而言,對於喜好的政治人如柯文哲市長,則大讚其臨危不亂有台灣特色的英語,且不能容忍來自其他觀點的批評。蔡英文若以她酷酷的英式英語全程流利詢答,難保不被酸「秀英文」或在國人眼前「與外國人聊得很愉快」。更重要的是,如此處理將引導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她英文的用詞與表述,而英文版可能不能準確傳達她訊息的核心。這些衍生效應,都不是剛剛當選的人所樂意見到的。說到此,為什麼不外聘專職口譯擔綱而是起用國際部團隊的人,答案就很清楚了:因為團隊內部的同仁對政策訊息的內容,最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