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英九的太平島之行,是的,馬英九當年曾經嚴辭批判即將卸任的陳水扁總統作出一模一樣的舉動;是的,馬英九作為即將卸任的總統,不該有影響未來政策的重大作為;是的,政治觀察家對於馬英九此舉的懷疑絕對不是沒有根據:此舉的確讓北京高興,而美國不開心。
然而,國家元首巡查遠疆難道不該是常態嗎?怎麼會算是影響未來政策的重大作為呢?美國表態反對難道不突兀嗎?
歸根到底,問題的根源在於台灣的國際困境。而這次,我們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了。
南海問題,是最近吵翻天的國際政治棋局,參與者包括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這些國家都主張主權,在意主權所代表的區域安全與經濟利益。因此,連遠在天邊的美國也都對這樣一個其實很難合理化它的參與的議題諸多表達,也已儼然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持籌者(Stake Holder)。
我們台灣呢?在這塊方圓遼闊的重要海域,台灣擁有一個島嶼,有機場,有駐軍的島嶼,上述棋局卻從來沒有想過要邀請台灣的參與,因為,這世界遵循『一個中國』的立場。也就是說,一個國際棋局,只能有『一個中國』參與。
更何況,台灣早已被排除在各種國際棋局之外,國際社會都不習慣,或不知道怎麼把台灣拉進明明與台灣息息相關的國際棋局中。釣魚台的主權之爭竟然演變成中日衝突,而受害的是台灣漁民,台灣的立場與意見卻完全聽不到,變成了『一個中國』之下由北京當局所發出的聲音。慰安婦問題,韓國的堅持終於有了結果,與韓國面臨同樣問題的台灣似乎根本在狀況外。
年輕世代對於現狀最大的不滿之一不就是我們在中國的打壓之下沒有國際空間,沒有世界人格嗎?台灣舉國,對於加入TPP,無論對我們的傷害多大,都一致歡迎的原因,不就是因為,我們要向北京說不嗎?
通常,向北京說不,就意味著只好選邊,站在美國一邊。還好,我們蠻喜歡美國的,他們是民主國家,講道理,有正義感。所以,還好,選邊就選邊吧。
可是這次,表達不滿的是美國,所以是我們選錯邊了?我們怎麼想都覺得本質上沒什麼錯的國家元首視察領土,惹得美國不高興了,這是為什麼?
其實,我們早該看到一個現實。打壓台灣,讓台灣沒有國際空間,沒有世界人格的是北京當局沒錯,但幫它完成這個惡行的其實是美國。是美國信奉,或者說當年參與規劃的『一個中國』格局。這些年,幫北京圍事,讓這個『一個中國』的金箍緊緊套在我們頭上的還是美國。
七十年代,美國出於所謂『國家利益』,在季新吉、尼克森破冰出訪北京時,在毛澤東中南海的書房之中,確定了這樣的格局,並在卡特總統任內,通過幾個『公報』把它變成了國際之間的遊戲規則。必須指出,所謂的美國『國家利益』是在冷戰之中,為了圍堵蘇聯而作的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抉擇,沒有任何公理正義可言。在美國的那個抉擇中,台灣當然是犧牲品,就像美國的多個國際政策,都談不上公理正義,談不上民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