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蘋果財測下調、中國央行繼續降準與特斯拉降價等因素,都預告全球經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台灣電子產業高度集中在少數供應鏈的中上游,整體經濟受到衝擊不容輕忽。
受到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導致iPhone手機銷售下滑的影響,美國蘋果(Apple)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一月二日調降上季公司營收財測,是十五年來首度調降。除中國市場外,其他銷售國市場也傳出蘋果新款手機銷售量表現不佳。
從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二○○七年推出iPhone以來,蘋果公司持續開發手機新功能與其周邊商品,期望可以維持手機的高銷售量。然而,隨著其他品牌手機陸續推出,手機已成相當成熟的產業,新機的推出已無法維持消費者新鮮感。在價差拉大,但功能未有顯著提升的情況下,蘋果手機銷售量已不可同日而語。
○八年金融海嘯以來,蘋果手機無疑是挽救全球電子產業的一個定心丸,包含Facebook、Google、亞馬遜(Amazon)等廠商也因為手機的普及而大放光彩。台積電、大立光、鴻海與和碩等台廠也因為加入蘋果供應鏈而受惠,全球金融業亦然。因此,蘋果公司調降財測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特別是蘋果供應鏈廠商往往被認為是較高附加價值的廠商,若蘋果公司的財測下修,如同向全球預告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大幅提高。
此外,中國去年十二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榮枯線五十,來到四十九.四,為近兩年多來首見萎縮,並創下三十四個月新低。加上中國人民銀行於一月擴大降準,顯見中國經濟下行可能加劇,這對台灣產業而言不是好消息。
就台灣產業結構來看,在金融海嘯期間,台灣的產業發展多集中於電子產業,同時最終產品市場中缺乏台廠品牌,多集中於中游與上游的電子業。時至今日,台灣電子業下游品牌更弱化,相關產業發展不僅仍集中於中上游產業,更集中於蘋果與非蘋果手機供應鏈。因此,上述的負面消息對台灣必然不利。
此外,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近期宣布降價,也預告電動車市場的前景不樂觀,對台灣相關協力廠商也會造成衝擊。
面對未來諸多全球經濟的負面因素,政府除了繼續幫助高附加價值或可創造本國就業的台商回台設廠外,也需提早研議有效勞動政策來減緩經濟下滑對受雇者的衝擊,以避免國內消費過度緊縮。
*作者為淡江經濟系副教授。本文原刋《新新聞》1662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