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不等於壓歲錢!華人社會五花八門的壓歲錢與紅包文化

2016-02-08 13:21

? 人氣

香港商場裏琳琅滿目的紅包袋。(BBC中文網)

香港商場裏琳琅滿目的紅包袋。(BBC中文網)

農曆猴年到來,在華人社會中,「壓歲錢」與「紅包」已經成為新年重頭戲。BBC中文網將帶您認識兩岸三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社會的壓歲錢習俗起源與異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隨著街上店鋪掛上紅色裝飾,店裏傳來熟悉的賀歲歌曲,甚至一些店家開始免費贈送紅包袋,都提醒著人們,農曆新年要到了!送走羊年,迎來靈猴,新的一年不論你是期待收壓歲錢,或是煩惱紅包要包多少,都不能自外於這項華人文化圈的過年習俗。

長期研究台灣民俗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向BBC中文網讀者介紹「壓歲錢」的起源與紅包文化。

「首先,"紅包"並不等於"壓歲錢",專指過年由長輩給晚輩的才能叫壓歲錢。」林茂賢先澄清兩種現今常混用的說法。

林茂賢說,「壓歲的"歲"音同"祟",也就是鬼鬼祟祟的祟,因此壓歲錢又有"壓制邪祟"的意義,把不好的災厄壓制下來。」

早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就已經有「壓歲錢」這個習俗,意義是鎮壓邪祟,但在清朝才正式變成過年的習俗,記載清代京城風俗的《燕京歲時記》中寫到:「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至於「邪祟」到底是什麼?林茂賢表示,有好幾種版本流傳。其中一種是:「古代的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做"祟",過年時會來摸小孩子的頭,被摸過頭的小孩子就會變笨。」此外還有會吃人的「年獸」版本。而台灣民間傳說的壓歲錢由來,則是「玉皇大帝將在除夕夜讓台灣島沉沒」,家人共度最後的晚餐後,家長將錢財分給家人。

林茂賢說,現在壓歲錢已經從「壓制邪祟」的意義轉變為「祝福」。

各地稱呼

壓歲錢在台灣方言閩南語中,稱作「壓年錢」,因為小孩子在過年會受到驚嚇或遇到不好的事,要把這個關卡「壓制」下去。

香港的利是封。(BBC中文網)
香港的利是封。(BBC中文網)

在香港,除了壓歲錢外,也有包給親朋好友及同事下屬的紅包,稱作「利是」,與「利事」、「利市」諧音,取其大吉大利、好事連連之意。

在新加坡的書面語中,約定俗成將紅包寫成閩南語發音的「Ang Pao」或其他音近寫法,意譯的「Red Envelope」反而少見。新加坡人張丹晨表示,新加坡人說在英語時,或和只會說福建話、閩南會的長輩溝通時,會說「Ang Pao」,講中文時則說「紅包」。

誰要給紅包?

吃年夜飯或者闔家團圓的時候,往往是發放紅包的最好時機。一般來說,紅包由長輩發給晚輩。(BBC中文網)
吃年夜飯或者闔家團圓的時候,往往是發放紅包的最好時機。一般來說,紅包由長輩發給晚輩。(BBC中文網)

雖然壓歲錢、紅包是華人社會共有的習俗,但在實際運用上仍存在差異。

在香港,一般是已婚人士才要開始給紅包(利是),在家庭裏是包給小孩及沒有工作的老人家。而派利是的對象比台灣廣泛,連同事、鄰居都可能依親疏,收到幾十塊到幾百塊港幣不等的利是,圖個新年事事順利好彩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