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珊政府垮台之後,美國一手主導了伊拉克的重建步調。表面上一切運作如常,但英國《衛報》深入訪問伊拉克政府的政府官員後,卻發現無所不在的貪腐正掐住伊拉克重生的機會。而從上到下都不能避免的貪腐陋習,亦非一朝一夕就能改變,戰後各方雖湧入鉅額重建資金,都被無盡的財政赤字所吞食。
伊拉克反貪腐辦公室主任在辦公室裡一邊憤怒地揮舞雙手、一邊大聲咒罵:「根本就沒辦法了!」「每一個人都在貪污!從上位者到最基層都一樣!就連我也不例外!」伊拉克戰後重要的改革派成員哈波里(Mishan al-Jabouri)並不諱言,整個國家貪腐狀況嚴重、重建腳步緩慢。近來國際油價來到低谷,也讓伊拉克財政體系瀕臨崩潰。哈波里在自承貪污的同時,也不無阿Q地說:「至少我誠實!」
Everybody is corrupt from top to bottom, Including me, says #Iraq anti- #corruption official https://t.co/u21cZd8Vlo pic.twitter.com/3kaoxuepyI
— Donatella Rovera (@DRovera) 2016 2月 19日
公務人員付不出薪水、公共工程資金短缺
當國際油價屢創低點,伊拉克倚賴的石油經濟自然也受到衝擊,原本要做為其他國家建設項目、高達數百億美元的重建資金,只好暫時充作救命仙丹。不過從伊拉克政府明年的財政預算看來,部分公務人員的薪水已經捉襟見肘,基礎建設如公路、發電廠等,同樣面臨資金短缺而止步的危機。
《衛報》指出,探究伊拉克財政敗壞的主因,是掌權的政治人物、派系軍人以及宗教勢力長期以來的明爭暗鬥,加上貪腐猶如家常便飯,伊拉克的重建步履才會如此蹣跚。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每年公布世界各國貪腐印象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伊拉克與北韓、索馬利亞、蘇丹等國幾乎包辦前五名,貪汙腐敗就像難治痼疾一樣揮之不去。
「貪腐就像伊波拉病毒」
哈波里說:「相信我,國家裡一些你經常聽到的名字,都要為這個現象負起責任,他們偷走了國家的健康。」哈波里說,他們甚至公開、大膽地為所欲為,並成為說嘴的功績。哈波里形容伊拉克「充斥著病毒」,「就像伊波拉病毒擴散一般,這病毒的名字就叫做貪腐。很抱歉我這樣形容,這裡沒有希望。」
美伊戰爭之後,2016年的伊拉克該如何定位?《衛報》形容,整個國家的社會各階層,幾乎都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甚至可以說,比對抗「伊斯蘭國」的戰爭還要混亂。
伊拉克前任總理阿拉維(Ayad Allawi)承認:「沒錯,的確有這樣的狀況。」阿拉維分析,現在的伊拉克正被許多腐敗的壟斷企業、財團勢力控制,軍政派系更是不用說,嚴格來講,短期內這些勢力都不容易被推翻。
曇花一現的希望
即使現況令人憂心、無力,伊拉克現任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還是在去年8月上任後力圖振作,公布了一系列旨在肅貪、整頓經濟和減少政府內部派系鬥爭的改革方案。伊拉克最具影響力的什葉派穆斯林領袖西斯塔尼(Ayatollah Ali al-Sistani)也全力支持阿巴迪的改革。這位舉足輕重的伊拉克老人即使高齡74歲,依然活躍在政治、伊斯蘭信徒之中,也是少數能夠讓美國等外國勢力與之交涉的靈魂人物。
「我們有高達九成依賴石油收入。」伊拉克財政大臣茲巴里(Hoshyar Zebari)說道,一句話闡述了伊拉克的困境,如果要擺脫財政赤字,那麼勢必得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尋求其他的產業動能,但困難點就在於要如何改變人們的態度。
伊拉克的預算是建立在原油價格每桶45元的基礎上,但國際油價近幾個月已跌至每桶27美元,讓伊拉克快要撐不下去。更糟糕的是,這次的油價慘跌被認為並非是一個正常的價格循環,而是一次結構性的跌價。這意味著高度仰賴油價支撐國家經濟的伊拉克,可能會面臨非常慘痛的後果。
失控前的一搏
儘管阿巴迪有心改變,但財政危機可不會等到改革成功。除了低廉油價腐蝕國家財政,伊拉克龐大的公務員體系也是沈重負擔。從2003年的70萬人,到2015年成長為250萬人,有些根本只是「幽靈職位」,讓有心人可以順理成章的把錢納入口袋,而官員們各自擁有自己的軍系,公帑成為他們的私人財產。
伊拉克不像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擁有大量外匯存底,國庫財政不是流向未明,或是用以應付內戰、「伊斯蘭國」的崛起,國家經濟正加速崩盤。西斯塔尼、總理阿巴迪等人了解伊拉克的危機,而他們也深知,要拯救瀕臨崩潰的國家,就要讓「反擊貪腐」成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