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太空飛彈攔截器?雷根總統「星戰計畫」翻版
除了部署感測器,五角大廈也將研擬在太空部署飛彈攔截器或擊殺載具(kill vehicle),在敵方ICBM剛發射不久、助推火箭(booster rocket)還在燃燒、飛行速度較慢的階段將它擊落,亦即所謂的「助推階段攔截(boost-phase interception);這項行動未來也有可能由美軍最新的F-35閃電II式(F-35 Lightning II)機執行。
在太空部署飛彈攔截器形同將太空「軍事化」(weaponization),有如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1983年「星戰計畫」(Star Wars)的翻版,恐將遭遇不小的阻力。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Adam Smith)已表明反對立場,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成員馬基(Edward Markey)也批評這類計畫「無效、昂貴又危險,30多年前就已被束諸高閣。」
吃力、花錢又不討好的飛彈防禦系統
無論是感測器抑或攔截器,經費都是一大問題,川普上任後雖然大幅增加軍事預算,但是五角大廈經費仍然吃緊,未必能夠在全面更新核武軍備、加強網路戰力的同時,擠出資源來建構一套新的太空飛彈防禦系統。而且川普17日還宣布要將現有的44套「陸基攔截器」(ground-based interceptor)增加到64套;GBI一套成本約7000萬至1億美元,新增20套要花14億至20億美元。
受限於物理學定律,飛彈防禦系統向來吃力、花錢又不討好。1983年迄今,美國為飛彈防禦系統花了大約3000億美元,成效差強人意。2004年啟用的「陸基中段防禦系統」(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部署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Fort Greely)與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測試攔截成功率只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