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公布的「十三五計劃」中,預計要建設北京至香港及台北的高速鐵路通道,掀起兩岸三地熱議。
3月5日,中國國務院公布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2016至2020),簡稱「十三五計劃」,其中,將建設北京至香港及台北的高速鐵路通道,引發廣大關注。
這項計劃預計將貫通哈爾濱至北京—香港(澳門)、上海—昆明等地的高速鐵路通道,並建設北京—香港(台北)、北京—昆明、重慶—廈門等共8條高速鐵路通道,強化並拓展各區域的連結。
草案中提到的「北京—香港(台北)」高鐵,實為北京至福州「京福鐵路」的最後延伸。京福鐵路沿途行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已於2015年6月通車。
如果福州至台灣段建設完成,將形成「京福台快速鐵路通道」,使中國與台灣直接相連,兩岸溝通將更為便捷,但也可能引發兩岸國安危機。
除此之外,先前的「十二五計劃」中,已有跨越台灣海峽的「京台高速公路」(編號G3)交通計劃,由北京經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再由福建建設台灣海峽隧道通往台灣。目前除北京至天津段仍未完工,其餘路段皆已通車,而福州至台灣段因政治因素及技術問題等,暫無開工可能。
非中國說了算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片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張兆民指出,大陸方面已規劃3個通道,都將透過「海峽隧道」貫通。目前最受專家青睞的北通道,選址從平潭到桃園,隧道總長126公里。
他補充,經過多年技術論證及研討,現在對海底深度、地質地貌情況掌握得比較齊全,因此技術上不成問題,主要取決於台灣方面。
事實上,台灣新竹到福建平潭間約130公里,是台灣海峽最短距離,而全世界現役最長交通運輸海底隧道,仍是日本連接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Seikan Tunnel),全長53.85公里,但海底部分僅23.3公里。
對此,據《聯合報》報導,台灣陸委會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希望跨海興建高鐵至台北,除工程技術、營運安全及成本考量等事項外,更涉及國家安全、民意反應和兩岸互動等複雜問題,並非中國一方的說法即可規劃。
《中國時報》報導也指出,台灣交通部表示應由陸委會先與對岸溝通,再來研究可行性;尤其技術難度高,經費龐大,落實沒那麼容易。
輿論反應
對此,台灣輿論反應普遍不看好。台灣ptt論壇上也多有網友質疑安全性或政治性問題,「前提是要有人敢搭」、「完全不用考慮經濟效益,純政治意宣示的裝飾品」、「(台灣)直接變特區」。
大多數網友留言除了抗議此舉如同中國再次對台灣「吃豆腐」,對於實際動工的可能性也持保留態度。
也有網友指出,台灣海峽位處地震帶,再加上颱風、黑潮等自然因素,建設海底隧道的可行性太低,反倒是金門到廈門的跨海大橋較有可能實現。
政治問題
一位不願具名的土木工程學者向BBC中文網記者表示,「這不是工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要是雙方都同意建設,工程技術其實都可以研究,但要是有一方不同意,即使技術問題都能克服,也不可能蓋這條跨海隧道。
另一方面,台灣前立委邱毅則於6日表示,最近常聽中國高層人士表示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統一時程訂在五年內,這一說法與此北京通台北的高鐵規劃不謀而合。在一些立場傾統的新聞媒體網頁,也能看到網友對中國大刀闊斧的建設雄心感到欽佩。
(責編: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