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六八運動」論「世新社發所停招案」對高教之啟發

2019-01-22 05:20

? 人氣

2. 少子化下,私立大學該如何存續,只以招生決定嗎?不考慮區域或偏鄉平衡,至少某些地區?例如東部、偏鄉離島的學校,不至少有一兩校留存嗎?此外,公私立大學具「社會價值」、「公共性」培養社會所需的多元但非熱門人才之系所,其存廢是否也只依賴招生率?是否只任由各校自行決定?教育部有沒有想過,技職院校中的部份特色或技能的科系所,或如世新社發所這樣對培育基層NGO組織人員或關注弱勢、有助基層改造的特色系所,要如何去保留?亦即,要如何全面性地、鉅觀地去看整體社會發展和人才培育需求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筆者建議,少子化的學生數計算,可以令吾人看到10~15年之後的大學新生人數大約會固定維持在20萬人上下,但是,要退場的學校和停招的科系所之全面性地規劃和考量,包括區域平衡、技職和一般院校比例、國家人才培育的平衡則要依賴一個較高層的、鉅觀的政策規劃,而不是任由「招生率」單一因素決定。

20190118-圖為世新大學社發所近年招生概況。(風傳媒製表)
20190118-圖為世新大學社發所近年招生概況。(風傳媒製表)

3. 大專教師的言論權和工作權之保障:整體的高教環境之健全與否,包括整個大學自治運作的方式,都牽涉到大專教師的言論權和工作權之保障。根據陳政亮在短片中指出,教育是具有公共性的,私校接受眾多的公部門之各項補助或資源,應接受公共監督,不應被視為私人或家族的產業,但社會多所誤解,以致於容忍了許多不合理的狀況。依筆者之觀察,目前最主要需要保障的即是確立私校教師的工作權,尤其是退場和停招的過程中,另一則是真正落實校園民主,用「民主的程序」保障教師和學生在校園中的言論自由。

美國六0年代的各項社會運動,對其社會發展各面向都產生了長遠的影響,這些由下而上的抗爭,最後改造其社會,成為社會主流的一部份。所以,世新社發所停招案不宜被視為一系所之存廢,它之所以引起了高教領域眾多學生團體和教師組織的關注,是因為此案完全地顯示了目前高教面臨的問題,包括:政府行政官僚無法善於任事、法令和執行不周全也不合理、大學教育涵養卻變成各校鑽研「不違法就好」、大學自治和校園民主無法落實,反而成為教師言論權和工作權的限制,也使學生的參與表達意見不足。

吾人應期許此案對高教之最大貢獻不在「一特色糸所之停招與否」,而是「可能可以藉此案反省、進行高教再造,脫離大學自治上目前之種種困境?」!?正如同所有其他社會運動一樣,它的目的和價值不在惠及個人或單一組織,而在於它所「揭露」和「倡議」的是否如同警鐘一般,令這個社會和體制反思?!

*作者為私立大專院校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