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定殺戮日》這部電影虛構了美國政府允許每年有一晚可以「合法殺人」,在殺戮時刻,人性面對挑戰!如果殺人「合法」,人們的選擇就是在「價值」、「良知」、「生存本能」之間掙扎。類同地,少子化下的大學系所,如果全以「招生率」考量,可以運作各種手法「合法」地減校、停招、滅系所,不去考量「區域平衡」、「公共性」和「社會價值」的話,那麼想一想十年之後的私校和高教,留下來的校系所,會是何等的面貌?這樣的高教會有益於國家人才培育嗎?
尤其是私校和科大等,將會以「合法停招」為名,廢棄許多原先有價值理想的科系,搶改成流行的系所,或爭改成時尚的系名,哄討一時的招生。屆時,產業需要的人才,社會需要的冷門專長菁英,將完全消失。只以招生率和商業性來決定下的高教,將如同《國定殺戮日》中描述的「合法殺人」般地令人不寒而憟!
在以少子化和招生率為名的「合法」「停招」下,高教恐只剩中北部和都會的公私立大學存活,不能「嘩眾」但有高度「公共性」和「社會價值」的系所、東部、南部、偏鄉離島辦學佳的私校,10-15 年之內恐消失怠盡。
戴伯芬在其〈世新社發所「被停招」的大學死亡預示〉一文中指出,社發所雖連續兩年新生註冊率只有50%,但大學系所的價值豈能只用兩年量化的註冊率來衡量?撇開數據,看「質」的成就,社發所學生多為有社會組織經驗的實務工作者,現任立委蔡培慧、林淑芬,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社會局長陳雪慧都出自社發所。該所的教師更在勞工組織和高教工會等扮演重要領導角色。其言下之意應是,「試問,台灣有多少系所有如此之『質化』成果?」
社發所教師,同時也是高教工會秘書長的陳政亮在受媒體訪問時指出,該所歷來積極參與社運與校園運動,反對校方調高學雜費、抗議校園言論受限,此次校方稱停招「屬大學自治範疇,合法」,但評估恐怕是因為多次牴觸學校立場,遭到政治報復,整個情況使得大學「自治」變成了「專制」。
筆者不只贊成上述兩位老師的論述,更於事件發生隔日即曾與東華大學的學者討論此事,東華雖為國立但地處花蓮,該校教師評估日後大學部應可維持,但研究所也易出現招生率下降,於是由高層行政職者帶領,發展各種雙聯學制,或其他途徑,以維繫有特色之研究所,換言之,系所招生不佳高層行政者更應努力,而非將責任推給基層。因之,筆者有下列之反思和建議:
1. 教育部對於區域平衡、特色系所、大學社會責任、國家人才配置,應立即規劃並反映在政策上: 舉例而言,私校常需接受評鑑、獎補助、專案輔導等…,光以「社會責任」,大學以其能夠經營良好且獲利部份,去補貼維持某些具高度社會價值和公共性之系所,實應被納入校務評鑑之各項指標。也就是,能夠讓「大學自治」不要變成「專制」,讓高教在縮編後各領域和區域都能維持基本的發展和人才培育,需要細緻的政策考量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