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可不只有人造衛星、太空船、國際太空站,還有75萬餘件大小不一的太空垃圾,它們對正常運行的飛行器構成了巨大的風險。1月22日到24日,歐洲太空總署的專家們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的測控中心召開會議,商量對策。
太空垃圾會破壞衛星、飛船等飛行器。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SA)的數據,目前,近地軌道上共運行有1500多枚人造衛星。而且,隨著衛星制造成本的不斷降低,今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造衛星升空,一同增長的還有相撞的風險。
退役的人造衛星,如果沒能墜入大氣層燒毀,就會成為長期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垃圾。如果兩枚飛行器不幸發生了碰撞,則還會產生大量的碎片,也就是更多的垃圾。除此之外,太空垃圾的來源還包括運載火箭的殘骸、太空人進行艙外作業時不慎丟失的工具等。專家估計,目前,地球軌道上直徑超過1公分的太空垃圾數量已經超過75萬件。
即便是極其微小的太空垃圾,也會因為巨大的相對速度造成嚴重的破壞。它們會向子彈一樣擊穿衛星、太空站等昂貴的飛行器,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危及太空人的人身安全。
惡性循環
2009年,美國的通信衛星「銥星33號」與退役的俄羅斯軍事衛星「宇宙2251號」在近地軌道上相撞,產生了大量的碎片。這些碎片之間還繼續相互撞擊,由此產生了更多、更細小的碎片,形成級聯效應。航天專家將這種惡性循環稱為「凱斯勒現象」(Kessler Syndrome):太空垃圾相互碰撞,不斷產生更多的垃圾,最終會導致環繞地球的軌道被大量的太空垃圾所占據,人類將因此無法繼續安全地發射新的飛行器。
並非所有的太空垃圾都能在地球軌道上飛行成百上千年。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會因為大氣層外圈的微弱阻力,逐漸降低速度、高度,最終墜入大氣層。通常,它們都會在這一過程中完全燒毀,就像流星一樣。歐空局的專家估計,每年能夠抵達地面的太空碎片只有40枚左右,因此這一危害相對而言十分微小。
如何回收?
而對於依舊飛行在軌道上的垃圾,科學家則仍然在尋找對策。目前,航天大國都已經意識到絕對不能再任由太空垃圾增長下去。畢竟,大型衛星、太空船、太空望遠鏡都是動輒上億的金貴貨。但是,另一方面,這些航天大國卻也不太願意斥巨資真正展開太空垃圾回收工作。
當然,初步的計劃以及構想還是有的。一些學者提出,可以通過機器人、繩網、電磁線纜、雷射等手段對付太空垃圾。歐空局就計劃研發一種軌道清理衛星,攜帶繩網、機械臂等裝置,將捕獲的退役衛星一同帶回大氣層燒毀。這種名為「歐洲離軌器」(e.Deorbit)的衛星,最早有望在2023年升空。
另一種方案的難度則要大得多:從地面或者太空向這些垃圾發射一束雷射,利用產生的光壓來迫使其改變飛行軌道,最終讓其墜入大氣層燒毀。
目前,美國、俄羅斯等國的太空監視系統已經在實施監控大於10公分的太空垃圾。如果國際太空站等高價值飛行器面臨相撞風險,可以實施緊急變軌,避開垃圾。不過,大於10公分的太空垃圾只有不到3萬枚,僅占總數的很小一部分。對於10公分以下的太空垃圾,現有監視系統依然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