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航天局打造的「嫦娥四號探測器」3日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創下人類史上首次記錄,這項科學探索雖然是總體人類的成就,然而在政治與國界之分下,仍免不了陷入地緣政治競爭的範疇,目前全世界自由民主國家或許都擔心:中國崛起甚至稱霸科學界。
對此,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12日以〈中國如何宰制科學〉為題表示,「五四運動」喚醒了中國對民主的追求,卻受制於一黨專政而無法萌芽,如今中國科學蓬勃發展,更有稱霸各領域的雄心大志,將可能間接撒下民主的種子──因為「賽先生」(科學)與「德先生」(民主)之間有緊密關聯,北京當局如果要中國科學家登上領域巔峰,必須給予更多自由,促使中國往民主發展。
擁抱「賽先生」,中國科學排名一路飆升
一百年前,中國城市如火如荼展開「五四運動」,知識分子反思傳統儒家文化,以西方的「德先生」和「賽先生」為引路者,探索中國的強國與現代化之路。《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今日的中國已在「賽先生」的拯救下走向科學強國之路,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不接受「賽先生」與「德先生」必相伴的道理,他意圖在加強政治控制的同時,推進中國科學界的發展。
許多西方國家擔心習近平的野心藍圖會成功,目前看起來確實是:推進現代科學發展仰賴「資金、研究機構及人類智慧」的集合,《經濟學人》表示,中國政府統整了這三項關鍵元素,中國在科學各領域的排名也飛速上升,根據《日本經濟新聞》與學術企業「愛思唯爾」(Elsevier)合作進行的調查顯示,在30項前端科技主題中,中國占據23項首位。
擔憂中國科學崛起?經濟學人:不必杞人憂天
不過在取得突破的急迫壓力之下,有些中國科學家不擇手段,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經濟學人》列舉了幾個例子:竊取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人工智慧(AI)研究人員蒐集公民隱私來訓練AI的識別能力;還有去年最轟動全球的事件,研究人員賀建奎聲稱創造出首位基因編輯寶寶,使其天生對愛滋病毒(HIV)免疫,許多主流科學家譴責這項研究為「人體試驗」,因為沒有人能完全預知,胚胎基因遭編輯後的副作用。
《經濟學人》指出,西方國家擔憂,不遵守研究倫理的中國稱霸科學界後,不但將研發更高端的武器,還可能以高科技壓迫人民,這些憂慮確實迫在眉睫,北京當局已經在大街小巷部署即時監控平民的AI臉部辨識機器。
《經濟學人》明言,「這種憂慮是合理的,畢竟一黨專政的科學超級強權確實令人生畏」,但不必杞人憂天,中國科學崛起不等於自由世界利益會被損害。首先,中國科學的成就遠多於武器和專制壓迫,還包含許多給與世界正面影響的成果,像是醫學技術革新、揭開「暗物質」之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