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專文:九年清華三趕校長,他們拆了國民黨部牌匾

2019-02-07 05:50

? 人氣

「清華作為北方國立大學重鎮,因翁文灝代校長的辭職而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虛懸已久的校長問題必須儘快解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於是,由教育界和社會有識之士向教育部提議、督促、薦舉,復由部長提名、國民政府行政院會議通過,於十月十四日頒布一七一六號訓令,正式免除吳南軒虛位已久的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之職,由梅貽琦接任」。(取自北京清華大學官網)

「清華作為北方國立大學重鎮,因翁文灝代校長的辭職而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虛懸已久的校長問題必須儘快解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於是,由教育界和社會有識之士向教育部提議、督促、薦舉,復由部長提名、國民政府行政院會議通過,於十月十四日頒布一七一六號訓令,正式免除吳南軒虛位已久的國立清華大學校長之職,由梅貽琦接任」。(取自北京清華大學官網)

引言:自大清王朝末年於這所廢園興建學堂算起,清華二十年歷程,校名三更,校長十易。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之後,以學生為主導的驅趕校長風潮逐漸興起並愈演愈烈。許多年後,一名叫羅隆基的清華畢業生曾對外自豪地宣稱,當年最大的豐功偉績,就是「九年清華,三趕校長」,以示同學少年多不賤,個個都是叱吒風雲、創造歷史與改變歷史的風雲人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翁文灝出任代理校長之前,清華園內每位校長平均任期二年,在校最久者為周詒春,任期四年五個月;較短者為溫應星、吳南軒,任期皆未過兩個月;短者為喬萬選,剛進校門即被學生趕出,任期約為一分鐘;最短者為羅忠詒,未出家門即被拒,任期約等於零或負數。而在校長被驅逐之後的許多個時期,清華處於群龍無首狀態,一切事務得益於多年形成的慣性或校務委員會出面維持。

在政學兩界德高望重,「潔身自好,磊落光明」,又以學識淵博、溫和實幹著稱的翁文灝,臨危受命,到校後順應時代潮流和師生意願,多方求解,四處安撫,風潮暫時平息,校務重新步入正軌,暑假前的年終大考順利進行。深知清華教授與學生皆不好對付,且無心覬覦校長之位的翁文灝,見校園已恢復平靜,遂向教育部遞交辭呈並請正式校長早日到校。

九月十五日,新學期開始。翁文灝到校視事一天,把校務交於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葉企孫暫代,自己逕返北平地質調查所去了。

開學僅三天, 清華師生翹首以盼的新任校長連個影子都沒見著, 山海關外「咣」 地一聲,「九一八」事變的巨大凶訊轟然傳來。……

張學良(取自維基百科)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張學良親自下令執行不抵抗政策,引爆學生不滿。(取自維基百科)

事變突發,舉國震驚,社會各界紛紛給予南京國民政府和坐鎮北平的張學良副司令,以及張氏節制的東北軍有力聲援,北平各大學立即發起組織平津學術團體對日聯合會,議定北平國立四大學、北平研究院、北平圖書館、南開、燕京二私立大學及中國大學負責人為常務委員,推舉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為聯合會主席,代表學術團體討論應付此次事變的戰略方策。同時,北平各大學教職員亦組織聯合會,研究辦法,領導民眾,以作政府之聲援與後盾……。

九月二十四日,在無法阻止學生抗日救國熱情,又出於「維穩」的考慮,必須設法避免學生集體進城遊行的兩難抉擇中,清華教務處發布通告:「本日全體學生分道至附近鄉村講演東北問題,特許停課一日。」顯然,清華校方想以此種方式,釋放學生被「事變」火焰燒起的悲憤難抑的激烈情緒。

此時,南京政府與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仍處於似是而非的模糊幻影中,學生的主流立場是擁護中央政府,並願「為政府後盾」,共同對抗日軍侵略。隨著東北局勢一發不可收拾,而南京政府與坐鎮北平的張學良遲遲未下令行動,血氣方剛的學生被激怒,逐步踏上了與政府對抗並正面交鋒的「請願」之路。九月二十八日,南京、上海兩地學生五千餘人,冒雨前往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請願,在碰了軟釘子後轉赴國民政府外交部,得到的答覆仍然是等待「國聯」解決。外交部官僚在訓話中,一度氣焰囂張地勒令學生返校復課。學生怒氣越來越大,請願隊伍中幾個平時鬧事不計後果的另類分子,火從心頭起,力從膽邊生,呼地一下撞開阻擋的警衛,衝入外交部大樓,竄入外交部長王正廷辦公室質問各節。王先是打哈哈支吾其詞,隨後惱羞成怒,勒令學生滾出去。學生則「以手擊桌,碎玻璃桌面」,而後上前揪揍王氏。王恐,走避不及,被學生數人擒獲,一頓狠揍,繼之有學生於混亂中抄起紅墨水瓶與花盆,猛擊王氏頭部,盆碎頭破,王外長倒地不起,紅墨水濺了滿身,似鮮血流出,場面極為恐怖。軍警趕至,急將王氏救出,護送至鼓樓醫院,診斷為腦震盪兼膝蓋嚴重骨折等三處重傷。國府最高權威蔣介石聞訊,大怒,但又不得不採取先禮後兵的戰略決策,親自出面接待學生並設法安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