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良觀點:再不改變思維,台北市將淪為老、醜、貴,又不安全的危險都會城市

2019-02-05 06:40

? 人氣

我不知道這些學者專家是不是因為養尊處優,住在豪宅大院,所以不清楚台北市的公寓、透天鮮有不違建的現況。或是他們活在象牙塔内,或像鴕鳥般的把頭埋在沙堆裡對已存在的真實情況完全視而不見。這些人永遠不注意、不理會外界或别人的說法、看法、和環境的變化。所以他們大多孤荒自賞,不食人間煙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81218-台北市萬華區老舊建物,都市更新,頂樓加蓋,老屋重建。(顏麟宇攝)
作者指出,老舊建築物通常高度不高(5樓或以下),但䢖築物所占基地的比例卻很高。(資料照,顏麟宇攝)

老屋改建成功的關鍵因素

多年的老屋改建實務經驗告訴我,老屋改建成功的兩個關鍵因素在:一定的房價水準、300%以上的法定容積率。

台北市具有全國最高的房價水平,但是縱然如此,想要讓住戶能夠在改建後換回原來的室內面積,在容積獎勵30%以上時可能仍要到達100萬元以上的房價水平,這也使得建商在改建後朝高房價去做規劃。

另一個影響老屋改建成功的關鍵因素則是:還有餘裕的容積可以溢注容積獎勵的不足部分,讓原住戶可以在改建後分回(或接近)原居住面積。當然有些人會認為這是原住戶的不勞而獲,確實,但在考量當前台北市醜陋的都會景觀、昂貴而「居高難下」的房價、和極不安全的居宅環境,讓這些老屋的屋主(通常也是老人)限時性(有時程限制)的獲得一些利益,也是我們當下經濟環境不振下的一個可能的選擇。

台北市住三土地容積率調成300%是促進加速改建的正解和大補丸

筆者從事老屋改建多年,對改建所遭遇的困難知之甚詳,也深切的體認到問題之所在,老舊房屋的屋主中存有貪婪之心的固然不在少數,但有更多的案例卻是因為改建後,在扣除改建費用(拆遷費用、租金、興建費用)後,住戶可分回的室內面積大幅縮小所致,再加上改建後面臨的房屋稅大幅爆增,每月要繳納的大樓管理費用都讓很多想改建但(財務)能力卻不足的民眾因而打了退堂豉。以文林苑為例,都更前的房屋稅約僅二、三千元,都更後卻遽增至五至六萬元。雖然都更後房屋稅可以打折,但其金額還是大幅增加,對一些住在老舊房屋的已退休民眾而言,這些都是阻礙民眾改建的阻力。

推勳老屋改建除了帶動營建業的發展外,也可以藉此活絡經濟,除此之外,因為大量的老屋改建更有助於降房價、降房租,由此釋出大量的資金來增加民眾的消費能力,這也是我們當前最需要的經濟大補丸。

為了幫助讀者對房地產的趨勢、脈動、運作和生態有進一步和系統化的了解,筆者寫了「胡偉良的房產世界」這本書,推薦大家不妨參閱。

*作者為台大土木工程系畢/營管博士、企管博士、法學博士。現任台北市/新北市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原刊於台灣商務平台 ,授權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偉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