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國泰前,一直對地產情有獨鍾的蔡鎮宇就曾與全聯社林敏雄一起高價買下聯勤土地開發震驚社會,離開國泰後他除了活躍在房地產外,也曾跟旺旺集團一起買中嘉,王令麟要奪回東森時想找他幫忙,蘋果日報要賣時也傳出他是競逐者…….。對那些要大筆資金投資事業者而言,蔡鎮宇堪稱「人見人愛」的超級大金主。
張國煒想的應該就是「蔡鎮宇模式」吧!簡單的說就是張國煒自知在集團內持有的股權,不足以支持其參與經營、更甭提奪回經營權,與其如此,不如出清所有持股變現,有了錢就可去創造其新事業─大概不脫其最愛的航空吧。
因此,重點來了:大房要不要成全小弟的願望呢?如果雙方基於「善意」是有可能,同時也藉此徹底分家、避免未來的紛擾;但那代表大房要拿出一大筆錢買下股權,然後可能為自己製造一個航空業的新敵人,划算嗎?
蔡鎮宇能逼蔡宏圖拿700億買下持股,張國煒能嗎?
而相較於蔡鎮宇能逼著蔡宏圖拿出700多億、含淚成為「台灣首負(債)」的情況不同,當年霖園集團創辦人蔡萬霖是讓老大蔡政達、蔡宏圖及蔡鎮宇持有相同的股權,傳說在國泰金價格下跌時,蔡鎮宇還加碼不少。以蔡震宇持有的股權,如果結合內部或外面的勢力,是可能對蔡宏圖構成相當大的威脅。這應該也是蔡宏圖不得不拿出700多億、吃下蔡鎮宇手中所有持股的主因。
但張國煒的持股則恐怕不到對大房「有威脅」的地步,其擁有的籌碼遠遠不如蔡鎮宇。國泰是三兄弟「鼎足而立」、恐怖平衡;長榮則是張國煒「以一敵三」、弱勢無比,只要大房三兄弟團結合作,張國煒毫無機會威脅大房的經營權。張國煒唯一能賣且容易出脫的其實是自己名下的上市企業股權,丟在公開市場賣,價格大概也要被打下去,而且從公開資料看,這部份並不多;其掌握的投資公司的股權(此投資公司才真正持有更多的集團企業股權),要賣就沒那些容易。至於其它大房掌控的投資公司,即使張國煒持有部份持股想賣,恐怕又更難脫手。
大房把小弟的錢鎖在長榮內部
大房狠一點的話,大概就是對其不理不睬,不拿錢買其股權,讓張國煒的錢全部「鎖」在集團內,繼續當個「快樂的投資人」;張國煒也只能頻頻祭出無效但擾人的招式,看看大房是否會在不勝其擾情況下,拿錢買股、徹底分家,讓其脫離苦海。
長榮的「兩房戰爭」戲碼,應該還未到下片時候,大家繼續看戲吧!